近日風兄的新作,在各大書店銷量報捷,就連本身最「冇雷」 的大眾書局,也急急腳入貨。眼見<懶系投資法>加印在望, 我衷心為風兄感到高興!
<懶糸投資法>書中提及各類的固定收益與穩定收益產品, 對一眾香港讀者來說,是非常新穎的概念。 除了派息六厘多的匯豐銀行股票外, 原來環球市場還有這麼多年息近十厘的產品可選擇!由現在開始, 大家不用再100% All-in 港股港樓港元了。
但我有個杞人憂天的想法:就是剛出來社會工作丶廿歲頭的年輕人, 過早地把所有資金鎖在固定收益與穩定收益產品上, 而不願意在投資上冒任何風險,也不想持任何高beta值的股票。
當一個散戶的NAV不高丶收入又不高的時候, 完全不持股票的風險,往往大於其肯放手一搏。
------------------------------ -----------------------------
我沒買賣過直債,“發行期”至“贖回日”橫跨逾十年的特別股, 印象中只有RBS.PRF這隻產品。RBS.PRF在2003年 面世,於2017年死亡被call(當時還令一眾網友心碎, 包括我)。但怎麼說也好,此優先股年息逾七厘丶不扣稅丶派足14 年,也算是有情有義的產品。
比較一下,如果我以$10000作為起點,“只買RBS.PRF ”Versus “只買US index etf”,在這14年期間,總回報相差有多遠呢?
RBS.PRF
|
DIA
|
SPY
|
QQQ
| |
2003 (starting point)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2017 (ending point, with dividends reinvested)
|
$31426.25
|
$34243.59
|
$32849.53
|
$49949.13
|
這幾乎是升3倍至5倍的分別。爛gag哋講句:假如我03年唔敢 攞一百萬元去買樓(SARs時期的康怡花園曾跌近1 mil邊),而走去買優先股或美國指數etf的話,那麼14年後 ,我「好彩」的話就可以full pay一層大西北細單位,「唔好彩」的話就是借多幾成按揭去上4 mil 至6 mil樓的會。
註:以上例子僅作參考。選擇不同的年份丶不同的產品, 自然有不同的效果。
------------------------------ -----------------------------
Bill Gates近日公佈其資產狀況,原來佢今年身家多咗170億美金 ~所謂的竅門,就是“倉位要持60%股票”。 對只買港股的本地散戶來說,呢個教條真係得啖笑!但諗深一層, 只要我多年來持的不只是2800,還有三大老美指數基金的話(D IA丶SPY丶QQQ等),那麼我的倉位增值, 應有機會高於只持固定收益產品的compounded growth。
當然,倉位只持股票,所產生的現金流,是遠不及一個balanc ed portfolio(即股票丶債券丶特別股etc乜都有哋)。 但在量化寬鬆的環境下,股價長遠始終能跟隨通漲的升幅。 如怕個股遭殃的話,散戶選DIA丶SPY丶QQQ這類etf便可 。
聯儲今年9月與12月(預期)的連環減息, 令不少定息產品的價格有顯著的升幅。息率較高的preferre d stocks丶baby bonds等,現時價格都位於$25樓上。即是說:我IB portfolio內表面的帳面升值, 在任何一隻特別股被突然贖回後,都會蒸發走一部分。
既不想付溢價丶又不想冒過高的再投資風險, 那麼我便應入番多些美國active stocks。短期內倉位的volatility是較大, 但長遠的總收益,應比持100%的固定收益産品為佳。
除非散戶已屆退休之齡,又或者年輕人需持near-cash assets作置業用途,否則portfolio內連1%的股票 也沒有,我個人認為是過於保守的。
我相信風兄書中的原意,是希望繁忙的打工一族,能透過fixed -income assets來掙取更多休閒與親子時間。反之,年輕的投資者, 適當時也應take calculated risks。我身邊有些讀過BAFS的朋友, 現實中卻是連一蚊股票都唔敢蝕。過度保守, 只會浪費個人的時間成本。
你覺得自己手頭上應多增加/平𧗽哪些投資產品? 不妨留言分享一 下:)
多謝分享, 同埋好多新手睇完 其他人成功的經驗就以為是用同一套方法就可以一樣咁成功, 最佳例子就係starman兄, 我身邊眼見好多人突然間覺得如獲至寶 我覺得好多人只係 學習招式但係冇內功配合, 極之危險。
回覆刪除Thomas Cook 債券就係現生生嘅例子, 一間百幾年嘅公司 點會諗到會執笠 債券違約?
謝謝Helpstar的支持! 每人成功的formula也不一樣,有人炒樓發達;有人炒股發達;有人創業發達......
刪除成功不能只看人家嘅表面因素,我們做咗同佢一樣嘅選擇,亦未必會有成就,各人背後有太多其他的條件。
債券可以違約,股票也可以跌破發行價⋯世事並無絕對呢!我們只能分散風險。
多謝花師姐分享
回覆刪除儲蓄資產>資產增值>制造現金流>資產配置, 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需要, 以前總覺得可以一本天書睇到老, 年紀大了, 才發現世事無常, 要因時制宜。
難得花師姐特地出文提醒年輕人, 菩薩心腸。
二當家你太客氣了!都係嗰句,資產配置應該乜都有哋,以配合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刪除年輕人剛出茅蘆,戶口得嗰數萬至十萬元cash丶又冇家庭重擔,便可善用股票的volatility,以搏取長遠的增值。反之,當NAV達至七位數以上丶兼開始養妻育兒,就不妨增加保本成份重的産品,如債券的穩定派息。
我也是年輕人,寫文主要是提醒自己😁
我要加些優先股, 債券
回覆刪除當然可以👍
刪除謝謝分享!我祇懂買股,reits.
回覆刪除債方面我仍要多多學習。
You are welcome! 不少Reits也算是高息股票呢。
刪除我冇買開直債,你入貨後可再分享多哋👍
如果套落港股,會否2800就是散戶的選擇之一?
回覆刪除我自己由港細股逐漸轉移去IB固定收益,成績好左,但會諗:個本咁細,做到十厘回報都唔夠交阿囡學費啦! 但股票成績又一向唔好....
我覺得SPY/DIA/QQQ任何一隻,長遠增長都好過2800...美國企業的創新能力與汰弱留強機制,暫時我睇唔到有其他國家可取代。
刪除如你家庭開支較大,固定收益占portfolio較大比例是正常的。後生+本少+未有家庭負擔,就最適合加重哋股票portfolio,以搏取長遠價格上的升值。
另有哋高息preferred/ETD已升至26蚊樓上,真的可考慮賣走些換馬。
一年可re-invest4次的優先股
回覆刪除長遠都跑唔贏冇乜派息的美國指數ETF ��
因為優先股不是用來搏取價格升值...US index etf才跟足通漲及企業增長的。
刪除我試過用”PFL”等CEF產品來取代RBS.PRF,多年來升值效果都是比不上SPY/DIA/QQQ。
03年用一百萬可買康怡⋯妳是在哪裡看到的? XD
回覆刪除股票始終是追通漲的最佳工具, 後生仔年輕時唔肯take risks, 年齡大後更不願承受任何volatility。
我在網上看到這個樓盤資料的~下次搵到source再寫文👌
刪除技資上的volatility對年輕人來說是必須的。正如mpf分配,年青時也應多投放在高風險產品上,隨年齡增長且有家室時,再轉多些去保本基金吧。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67279/%E5%9B%9E%E5%B8%B6-14%E5%B9%B4%E5%89%8D%E5%8D%83%E5%91%8E%E5%96%AE%E4%BD%8D245%E8%90%AC-%E7%B6%B2%E6%B0%91%E6%84%9F%E5%98%86-%E6%AD%A4%E6%83%85%E5%8F%AA%E5%8F%AF%E6%88%90%E8%BF%BD%E6%86%B6#media_id=356510
刪除Thanks for your sharing 😃
刪除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Denny
You are welcome Denny 😃
刪除年輕當然係買股票比買債好,始終high risk high return,而後生可以take more risk。
回覆刪除問題係對於一般香港人黎講,因為缺乏財務知識,往往買股票成日蝕,衰過買債。個人經歷睇番,買債比起買股的好處:
1. 敢落大手買,從而唔會令你將大舊錢於落銀行蝕息。始終債如果揸到到期+無違約個回報有數得計,你會無咁驚大手買入。股票個回報基本上不確定,估值方法又依賴太多假設,更何況一般人基本上連估值都唔睇盲中中咁聽人講no買,所以一般無研究開股票敢大手買股票既一係太博 (聽friend講no就信all in哂又唔睇價買賣,人地短炒佢最後唔識賣最後焗住長揸)一係淨係敢小注買。小注買既話,咁就算比你買岩股票買岩價位,你其實overall都唔會賺得多。
2. 股票要睇/計既野多過債
債其實一般睇三樣野搞掂(都係講揸到期唔係炒價):年期,YTM同間公司會唔會違約 (睇財務報表唔睇哂都無乜大問題,唔識睇報表可以睇rating參考或者買d自己識既大公司)
股票睇既多好多,宏觀經濟環境,地區因素,行業發展,公司因素(管理&報表),仲有合理價位 (估值/用技術分析)。俾你買中好公司但唔岩價都唔會賺。買ETF會容易d, 不過買錯地區§or又係好易中伏(比較下今年盈富同美國spy/voo就見到個差異幾大)
所以新手學投資我反而覺得一開始100%買債幾好,買債個時學下睇年報接觸下經濟,到有左多d財務知識先加重股票個比例,基本上可以少交好多學費。可惜最近d債都升左唔少,難搵到好野買。
當然你話長遠計100%買債正路個回報都會輸比買股票。後生係應該take more risk買股票。不過而家又講緊經濟放緩貿易戰又未完可能影響企業盈利,暫時有現金我都係short put短期spy/voo算,得閒再研究下買邊隻個股。
謝謝你的詳細分享!我冇買賣過直債,主要是不太喜歡付dirty price ~ 但我同意對大部分有家室丶求穩定的salary men來說,買債絕對是好選擇。
刪除個人認為買債好丶還是買股好,其實也是偽命題。但相信大部分人的asset allocation,都是債樓股etc乜都有哋。
後生仔個本太細,好難單靠固定收益資產去“滾大條數”,但卻有長遠時間去承擔風險。如怕個股執笠,就不妨選番美國指數etf~
多謝Cherry姊的文章,為大家帶來新的角度。
回覆刪除投資本來就沒有定律,不同的方法適合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階段,沒有一本通書看到老的。
BTW,提一下,就以Cherry姊的例子來說,ending with dividends reinvested雖然雖然相差很大,但ending without dividends reinvested來說,RBS.PRF與SPY及DIA卻是差不多的。這是因為rbs.prf派息高的除淨效應,變相ending with dividends reinvested是累積型與非累積型的不公平比較。如果rbs.prf投資者將其派息再reinvest回rbs.prf,三者最後回報可能也是差不多的。
至於不同的年期丶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效果,Cherry姊已說了,不贅。
謝謝風兄的補充與解說!我文中的例子也有偏頗之處。因正常一個人有筆$,應該乜都會買下,而不會只限於100%的RBS.PRF 或 100%的QQQ。收到dividends後,也多會re-invest在其他產品上,以達至asset allocation的效果。
刪除我文中表達擔心的是:有年輕人在本金較薄弱時,已誤會可靠固定收益產品來”發達”。當債價/特別股價比par value升了一截,又誤將溢價當為身家的一部分。
當然,如上面留言提過,對資產較豐的salary men來說,多投放資金在fixed income assets上,真的能爭取更多家庭與作息時間!
感激無私分享
回覆刪除暫時我仲係主要儲收息股同reits喺個底部,希望有現金流效果,然後配搭一d成長股,不過你同風兄介紹嘅一d定息產品會係我不久將來研究嘅對象
不客氣呢👌 我以前分享較多定息產品的資料,近期少了😅
刪除資產分配最緊要夠分散,至於成長型佔多些丶還是定息型佔較多,完全是看個人需要。祝大家投資路上更上一層樓👍
Hello,Nice to meet you all !!
回覆刪除Welcome 😊
刪除WE ARE UNDER TERRORIST ATTACK!!!
回覆刪除God Bless Hong Kong🍀
刪除你好 90後一名
回覆刪除正如你所講,投資進入7位數
但我現倉9成港股,看完風中追風兄本書後買入nmz
你有買nmz嗎?
Hi! 市政債我現時冇貨,未買賣過nmz呢...
刪除9成倉港股真係太集中,分散投資吧!
我持有DIA超過定十年, 每月派息, 每月收手續費, 好傷
回覆刪除持DIA也是為了增長,而非收息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