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鹹魚翻身的優先股

June 2020 update: 因見本港近月的失業率急升(我下次會撰文引用數據說明),我想效皮老闆開一個慈善whatsapp谷。只要大家即月有捐$50-200去本地任何慈善機構,再把捐款收據發去我的電郵:cherry.neverland@gmail.com ~ 我便會加你入谷。

大家入谷有禮送!而我每逢有最新的投資刊物/report/PDF等,都會在谷中優先分享。

此谷平日講股///特別股etc乜都得,唯嚴禁銷售。謹此多謝各位的支持!祝大家福有悠歸:)
-----------------------------------------------------------

近日市場回暖,除了股債,不少特別股的價格也收回失地。相信大家現時的portfolio,帳面已較上年底回升不少。

數月前我曾在blog中,刊出”S&P U.S. Preferred Stock Index”的加減成員清單。上年10月被“Drop”的優先股,共有9隻。這些優先股在1022日被正式移除時,都經歷大成交量與價格下挫。過了四個月後嘅今日,佢哋又有冇翻到身?


英語中有個詞彙叫“underdog”,意思為「被打敗的選手丶退居下風的人」。套在優先股上,個人愚見是:被加至”S&P U.S. Preferred Stock Index”的個股,派息與價格表現不一定有亮眼之處;反之,從”S&P U.S. Preferred Stock Index”被移除的個股,初期往往有反應過激的價格下跌,但本質不差且公司營運正常的話,股價在數個月後,便很大機會normalise番。市旺時雞犬皆升,我們與其付溢價買貴貨,倒不如看看有沒有一些潛在的”underdogs”。

除了CCI.PRA為面值過一千丶並非傳統的優先股外,其他8隻成員皆為25par value丶一年派四次息的typical preferred。以下為簡約的資料比較:

ARI.PRC:年息8厘,過往有定期派息,剛過2017年的call date,交易量為13.65K,市值176.57M。(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4.54元,升至現時約25.59元)



CORR.PRA:年息7.375厘,過往有定期派息,2020call date,交易量為9.29K,市值56.1M。(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4.2元,升至現時約24.93元)

SLG.PRI:年息6.5厘,過往有定期派息,剛過2017年的call date,交易量為4.54K,市值236.23M。(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4.8元,升至現時約25.68元)

UBP.PRH:年息6.25厘,過往有定期派息,2022call date,交易量為7.94K,市值不詳。(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2.9元,升至現時約25.2元)

UMH.PRC:年息6.75厘,過往有定期派息,2022call date,交易量為2.12K,市值144.21M。(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2.96元,升至現時約25.08元)

TWO.PRA:年息8.125厘,過往有定期派息,2027call date,交易量為4.24K,市值148.93M。(股價由上年1022日的25.7元,升至現時約25.9元)

CMRE.PRD:過往曾skip派息。(股價上年1022日為24.69元,現時約24.23元)

TOO.PRA:過往曾skip派息。(股價上年1022日為19.79元,現時約19.7元)

可見被”除牌”的優先股,並不代表其本質一定有問題。上述9隻優先股中,有7隻的價格(包括CCI.PRA),已回到被”除牌”前的水平。根據”S&P U.S. Preferred Stock Index Methodology”(https://us.spindices.com/documents/methodologies/methodology-sp-us-preferred-stock-index.pdf)的內容,”special cash distribution”,”insignificant volume shares called for conversion or automatically converted”等原因,也會是Index rebalancing時被篩走的原因。只要個股未曾延遲派息,不是OTOTC交易,現價非距par value太遠(eg. 20元樓下),將來翻身的機會仍是有的。

事實上,有些個股甚至是自願被”delist”的,例如申請脱離New York Stock ExchangeAmTrust baby bonds。轉至OTC交易時,它原先的產品甚至要改名(AFSS→AFFS; AFST→AFFT)。

如要搏呢類”underdog preferred stocks”,派息多寡丶是否免稅等,已說不上是率先考慮之列。更重要的是在「市場錯價」與「股值回歸」之間,抓到機會入貨。個人來說,”小賭怡情”地搏反彈的話,首選會是ARI.PRCTWO.PRA之類條件的産品。一到財息兼收的階段,便可考慮放走,而不用眷戀派息(畢竟有withholding tax)。

大家的portfolio中,試過有「鹹魚翻身」的產品嗎?不妨留言分享一下經歷:)



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撰中伏工對財政的影響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無可避免地「中伏」: 入咗一間「伏」餐廳丶去戲院睇咗套「伏」電影丶淘寶買中「伏」產品丶登入咗個「伏」博客(例如呢度)......但唔好彩轉咗份伏工,絕對是「伏中之最」。即使其後能全身而退,身心仍會有一定程度的創傷。

每逢農曆新年,都是跳槽旺季。但外表愈glamorous的工種,「敗絮其中」的機會便愈大。201811月刊的英國版Cosmopolitan雜誌,有篇名為“Fame, Fortune & Failure”的文章(作者為Kathleen Richards),就詳細介紹了一些呃投資者丶呃員工的混吉科網企業。


除了惡名遠播的Theranos外,歐美仍有不少“Tech Unicorns”(即增長迅速的start-ups),獲得的投資金額,遠高於其增長率或公司盈利。平均來說,“Tech Unicorns”的淨值被高估近50%

應徴這類公司的求職者,往往發現employment package是“too good to be true”。的而且確,科網巨企除給予員工優渥的薪水外,還有不少instagrammable的職場福利,例如:Netflix提供無限假期與家庭假日丶Google辦公室內設有醫療服務及診斷中心丶Airbnb提供旅遊津貼丶Facebook提供人壽保險計劃等......即使入唔到呢類big names,矽谷仍有上千過百的增長型公司,值得大家「搏一舖」。

於是,不知不覺,便中伏了。

以下是一些外國「伏」公司的例子:

1)位於倫敦的網上音樂公司“Crowdmix”,在成功發行一件產品前,已燒掉一千四百萬英鎊,並於2016年申請破產。有前員工表示:上班時發現只有數名同事有音樂相關的背景,即使公司長期沒有新産品發佈,大家的士氣仍算高昂,直到被拖糧兩個多月為止。

2)網購平台“Fab.com”,曾集資逾三億美元,高峰期估值為十億美元。正當員工覺得公司發展迅速時,上頭突然分批大量遣散職員,由原有700多人削至餘下三分之一。在2015年,公司以一千五百萬美元易手。

3)HR軟件公司“Zenefits”,估值曾高達四十五億美元。近年它被揭發無牌售賣健康保險,並向投資者宣揚誤導性訊息。遭到美國證監會控告後,公司需裁員45%,且至今仍欠交罰款約三百四十萬美元。

縱使科網企業中有不少壞蘋果,每年仍有大批青年人離開平穩的工作,以爭取擠身於下一個“FANNG”的機會。當然,這類tech firms的另一些陰暗面是較少人察覺的:如公司每逢裁員,率先向女士及少數族裔下手;在年終派對及頒獎典禮時,不會邀請合約或臨時員工......在公司亮眼的股價及前景佈飾下,這一切都被刻意掩蓋了。
-----------------------------------------------------------

雖說香港的科網企業文化,冇外國咁盛行。但只要不幸地返過破產/拖糧/欠債etc.的公司,而轉工面試時又俾HR知道的話,「嚴刑拷問」一番總是難免的。更甚者,有些新公司更會以你的「黑歷史」理由籍口,話你嗰底花咗少少,所以工資要“調整”一下。

當事人與伏工糾纏期間,每日都要問一下自己:今天裸辭好不好?還是請假去見其他工,待有offer後才遞信? 身心的煎熬,再加上前景不明朗下的「節衣縮食」生活,確實令人不是味兒。

大家以前中過咩”伏”? 今年會如何努力避免再中伏? 歡迎留言分享一下:)

最後謹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丶身壯力健丶左右逢源丶日日賺多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