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對債券的警醒

UBS出賤價收購Credit Suisse,國家的銀行經濟危機算是告一段落,但被write off的160億Tier-one債券,對個人甚至機構投資者卻是極不公平。曾達投資級別的債券,在出事時也是一文不值: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credit-suisse-writes-down-17-bln-bonds-zero-angering-holders-2023-03-19/?fbclid=IwAR3UzoiCfmkr0ZcOqxHE43f6woENdyJFhw2ka_lFCy1j-obkAbIIK8w-6XY


年初至今我加了六位數的斬債,在分散的行業中,幸好未有金融公司(其實在整個IB portfolio中,債券類別我是一間銀行或金融機構也沒有,優先股則有C.PRN)。主要原因是我在搜尋債券產品的時候,單在IB網頁內已看見不少銀行的CDS。想起08年的金融風暴,再加上自己認識不深,所以不敢入這類行業的債券。


不過想深一層:瑞士銀行的問題是否這樣就完,還是會有衍生效應?而我們放在銀行戶口/證券公司內的資產,又是否100%安全?所以不論是放置資金的地方,還是個人投資的產品,分散風險仍然是王道。



我個人的反思是:即使看似最安全的固定收益產品,也不應該過量投資。最近乘車時閱讀《All About Bonds, Bond Mutual Funds, And Bond ETFs》這本書籍,溫故知新了一些yield to maturity、duration之類的算法。但在現實世界中,我更加覺得這些數字是千變萬化,說要變就會變。對債券的警醒,亦同時提醒我要建立更多方面的能力,不能只靠一個範疇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