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0 update: 因見本港近月的失業率急升(我下次會撰文引用數據說明 ),我想效皮老闆開一個慈善whatsapp谷。只要大家即月有捐 $50-200去本地任何慈善機構,再把捐款收據發去我的電郵: cherry.neverland@gmail.com ~ 我便會加你入谷。
大家入谷有禮送!而我每逢有最新的投資刊物/report/PDF 等,都會在谷中優先分享。
此谷平日講股/樓/債/特別股etc乜都得,唯嚴禁銷售。謹此多謝各位的支持!祝大家福有悠歸 :)
------------------------------最近跟一名舊補習學生和他的父母吃飯,
連登仔成日話pure science係乞食科,現實是否真係咁灰?我學生也老實講,如只讀一個純科學學位,就真的是當攞個 degree先。如想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尤其是畢業後轉去金融類職位), minor 可以搭科Computer Science。Major係邊科pure science也無所謂,但minor最好是實際的商業應用知識,連副修 Econ呢科都無大作用。因一拍埋去BBA / E&F 的學生,個人不論是商科或IT knowledge,也顯得是半桶水。
當然,若不想讀major + minor兩科咁辛苦,就不如讀哋較specific的degree ,如“Biotech & BBA”或“Math & Econ”。讀書期間,學生也可積極爭取相關的實習機會。以我學生為例,他參加了科大的 “Econ Society Mentorship Program”,暑假又去了深圳的科技公司工作,所以畢業前已有相關的 job exposure。(其他大學的新開degrees我就唔太清楚,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跟據學生的敍述,今年市道似是麻麻,身邊仍有不少大學同學等offer 中。當然,商科的畢業生中,很多已穩拿Big Four的聘書(畢竟“EDPK”平均只花6.6秒看一份大學生的 CV)。而等消息的學生中,也知道AO丶EO丶各大公司的MT programs等,係冇咁快公佈offer的。但貿易戰陰霾與近日的社會氣氛,無疑為今年的大學生就業環境,添加更多不確定因素。
-----------------------------------------------------------
近日香港的反送中遊行,讓我們見證了青年們爭取民主的熱血精神。我們身邊原本較政治冷感的朋友,今次也有不少人站了出來,比起 2014 的佔中行動,今年6.9丶6.16的遊行人數及規模,絕對是空超絶後。
無他。你以為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就不會來搞你?你以為你只埋首工作努力賺錢,社會就給予你應有的報酬?我們身邊的 80-90後同輩,有人做埋哋近乎出賣靈魂的工作(不是指犯法嘢,大家知我講咩),但只要是冇父幹的,到頭來多數還是為一間幾百呎的濕九單位而煩惱。一係就為業主打工,一係就為地産商打工。
令我們一代生活生存得如此艱難的,是誰呢?誰容許新移民奪取我們的房屋資源?特區政府。誰大幅減少興建公營房屋及居屋?特區政府。誰容許自己與各大地産商囤積地皮丶扭曲市場供應?特區政府。誰多年來無徴收過新界棕地丶農地與高爾夫球場?又是特區政府。
今次送中條例所挑戰的道德底線,絕對是香港人的last straw。比起網上那些怕樓價跌才參與示威的收租業主,6.9丶 6.16街頭上每一位為自由與公義而奮鬥的青年,都是漆黑中的螢火蟲,耀眼得令人難以忘懷。
在此僅獻上一首歌: Rihanna的<American Oxygen>。影片內含不少黑人在歷史洪流中,為爭取公平公義所作出的犧牲。以此和各義士共勉之,不成功不放棄:
-----------------------------------------------------------
上述畢業生的經驗,純屬個人分享。我身邊的年輕人,都是行行出狀元的,不一定要讀哋好 lucrative嘅科目,生活才能幸福美滿。知道自己的興趣丶盡力舖排,人生行少些歪路已算贏咗。無論打咩工丶賺幾多錢都好,人長大了,才意識到時間是最不能補充的資源。
大家對近年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有什麼看法呢?如你是近年的畢業生,也請不吝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