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貿易戰升級,自美國封鎖華為手機後,中國擬計劃對美國減少稀土出口。各國的股市都受到衝擊。以香港來說,雖說恒指已回調數千點,惟某些個股仍企硬。以本周四除淨的三號仔來說,今天股價已悄然回升。
那邊廂的美股,三大指數在五月也是全線下跌。惟Nasdaq跌幅不足一成,但不少成份股已跌到一仆一碌,尤以 FANNG這些科技股最誇張。可能因電訊產品的生產工序環環相扣,所以 Google丶 Apple同Nvidia的受傷程度更甚。
(AAPL)
(FB)
(GOOG)
(NFLX)
(NVDA)
除了Facebook外,另外四隻股的現價都低於10-week moving average。其中Apple丶Google及Nvidia更插穿 200天移動平均線,技術上已進入熊市。對有沽空股票經驗的散戶來說, NVDA呢類free fall走勢真是一流。但NVDA現時的RSI過低(約20),所以反彈的機會頗大。
在stockcharts.com按relative strength排行的話,五股的次序為: FB > NFLX > GOOG > AAPL > NVDA
相反,如考慮趁低吸納的話,可見個股有4-week tight close時(即連續四星期貼近10-week moving average這條線),再配合突然升高的成交量,股價突破向上的機會便更大。但美股炒高易丶抄底難,在貿易戰惡化的前提下,太早撈底好容易瀨嘢。
針對short科技指數方面,則有SQQQ丶QID丶PSQ等産品。我見不少連登仔喜玩 SQQQ,但其槓桿為三倍,風險頗大。對新手來說, PSQ這種一倍槓桿的産品,應該更易上手。尤其美股可逐股買賣,小注一手又得。
Short科技指數/QQQ太籠統? 有一隻産品直情係short 咗FANG: “GNAF”。GNAF的槓桿僅為一倍,而且推出時間不算長( 2018年8月迄今),historical volatility 也不大。對毫無沽空經驗的散戶來說,是更user-friendly 的選擇。
任何衍生產品(包括Inverse ETFs)都有其風險,希望大家考慮清楚才購買,此文僅為分享。近日市況不明朗,大家又看好 /看淡哪些投資產品?不妨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