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Economic Forum已公佈新一屆的”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在芸芸眾國中,香港的競爭力由上年的第7名,躍升至今年的第 3名。而榜內的第1及第2名,則分別由星加坡與美國蟬聯。
香港的競爭力分析,可在內頁P.266找到。總括而言,香港在以下的大範𤴆中,名列全球第一: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Health”,”Product market”,”Financial system”等。
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全球最長,應是健全醫療制度及快樂社會環境下的副產品 (最少我認為!)。香港的行業分佈不算多元化,但在 ”Product market”中奪冠,主要建基於商界之間的高競爭力丶低稅率和産品的優越質量。 ”Financial system” 方面,金融業為本地四大產業之一,對本港GDP貢獻良多,受聘人數甚至高於政府的公務員團隊。另外,在股市總值丶銀行健全度上,香港也幾乎傲視環球。
比較特別的是,在”Institutions”一欄內,有”Terrorism incidence” 與”Reliability of police services”等分支。香港在這兩項分支的世界排名,現時分別為全球第 1和全球第6。但在社會運動陰影的籠罩下,來年的評分應會有調整。
香港在不少軟件範𤴆上,比起內地整體仍有優勢。但在”Market size” 及”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方面,香港就較為遜色。中國內地的GDP 增長高速丶出入口貨品產量龐大,所以在”Market size”上名列世界榜首,美國也只能屈居第二。而在科技研發方面,內地的科創企業文化深厚,習近平也致力推動區塊鏈的發展。反觀,香港政府只投放 0.3%的GDP 在大學科研上,所以香港的R&D多年來難有建樹。
除香港外,大家也不妨留意其他大國/城市的競爭力情況:中國(報告內頁 P.154); 新加坡(報告內頁P.506); 英國(報告內頁 P.578); 美國(報告內頁P.582)。一般來說, MDCs的”Macro-economic stability”都比較高,得分近乎100分。
最後需要一提的是:此次World Economic Forum的排名計分,於2019年1月至4月期間進行。當時的香港,仍未發生一連串的社會運動。在司法體制與社會民生受到挑戰的大前提下,香港未來的競爭力排行,相信會受到影響。
大家對香港來年的國際排名,又有什麼展望? 不妨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