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

粵劇巴菲特 (大師一人分飾三角)

今年,財務大師真的十分頭痛。素來以「東方巴菲特」自稱的大師,新開的價值投資班,收生都有點不濟。緣由是巴老最近的portfolio內,有隻蕃茄醬股跌到一仆一碌。收到風的本土價值投資信徒,都有了絲毫的信心動搖,暫時唔做”value investment”住。

在本港以「價值投資」為主題的courses,可謂良莠不齊。而且近年愈開愈多,財務大師亦感市場開始有飽和的現象。縱使大師的target audience,素來以中高産家庭為主,但這類學生的數量,是不可能一直上升的。有一天,當大師疲憊地伏在桌上丶猶疑著要否減學費之際......

頭號弟子A上氣不接下氣地衝門進來。

弟子A:師......師傅...我諗到......
大師Hi! 多謝你成日幫我在通訊群組內R哋新學生啊!但市場似已飽和,我新搞個course反應又不太熱烈。過兩日便是收生deadline,我諗住搞個「十人同行五人價錢」優惠,你覺得咁谷法有效嗎?
弟子A(亢奮mode):Nono...唔係呀師傅!我諗到一個新的untapped market啦!
大師:吓?乜有人比班中剷中産更願意課金嗎?
弟子A:咪係班「銀髪一族」囉!尤其哋65歲剛領回MPF丶手中有過多現金的老人家。他們一生營營役役,且過度謹慎,老來才發覺自己冇乜投資產品收息。只要師博你開個「銀髮收息班101」,循序漸進教佢哋揀價值股,佢哋就會乖乖報哂你所有班㗎啦。
大師(拍案叫絕):Bravo! You are such a genius!
弟子A:咁事不宜遲啦師父,我叫哂以前+existing班學生,加佢哋嘅父母丶長輩入我們的投資班WhatsApp group,然後我們再鼓勵班老人家報讀「銀髮收息班101」吧。

-----------------------------------------------------------
一星期後的某天早上,WhatsApp group內的訊息此起彼落,令大師不厭其煩。

長者001:大師,我老人家打字慢,以後有野唔識直接call你好嗎?(6:10am)
長者002:嗨,我唔識用支付寶報班呢!(6:16am)
長者003:陣間我耍完太極再去銀行分行睇股票,大師你不如和我一起喝個早茶吧!(6:34am)
長者004:注重健康、保持心境開朗、安排適合的休閒活動、 建立良好社交網絡、永不言休、持續學習與時並進、發掘潛能興趣、善用豐富的人生經驗及所長貢獻社會、發揮老有所為「銀色力量」,綻放光輝晚年,創造屬於自己及與別不同的精彩豐盛晚年! (6:45am) - forwarded message 

大師急call頭號弟子A入房。

大師(氣急敗壞):班老人家好唔organised! 我冇興趣同佢哋慢慢磨,點樣先可以氹班友快哋報course
弟子A:不如搞個大型function,一次過吸引成千上萬的耆英粉絲。在function完結後,就派張form叫佢哋報班啦~
大師Good idea! 長者一般鐘意咩大型活動呢?
弟子A(雙手托腮):Hmmmm......

-----------------------------------------------------------
近期經過海底隧道,大家都會看到一個令人側目的大型廣告牌 —— 原來是大師自編自導自演的新派粵劇《粵劇巴菲特》。

除了用中文演出,大師在今次的粵劇表演中,更會附上英文subtitles。即使巴菲特本人親自蒞臨,都睇得明套劇講乜㗎!

以下為各個故事分場,整套粵劇共有七幕:


(此乃二次改圖,原圖在此:https://www.hkfilmblog.com/archives/65199)

Act 1: New Ideas for Value Investment 
Scene 1: Lets Tap-Dance with Mr. Buffett
Scene 2: Lets Play with US Stocks
Scene 3: Invite Benjamin Graham to Come on Stage
Scene 4: Bring Those Haters to Crematorium 
Scene 5: Are My Enemies Frightened?
Scene 6: I Beg You to Pretend as My Die-Hard Fans
End Scene: Raise My Lectures Fees

為了節省成本追求藝術措藝,大師決定一人分飾N角,包攬整套劇的所有人物。然而,一眾粉絲十分擔心,怕大師會不支累倒。於是,不少粉絲自告奮勇做免費的咖哩啡(尤其是Scene 4的”haters”)。最終,大師一人只需分飾三角:班傑明.葛拉漢,巴菲特,和畢菲特。

大家對呢套粵劇有乜意見?大師演七幕會否太少?如加多幾幕的話,大家又有咩名可提供?歡迎留言分享一下:)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香港郵政局對各區住戶的分類(搞社會分化?)

今天在連登網內,看到這個有趣的分享(https://lihkg.com/thread/1052318/page/1 )。大意是郵政局將全港九不同類型的屋苑住戶,分拆成一個形象化的”人口統計資料表”。

根據郵局的分類條件(https://circular.hongkongpost.hk/hkpcs/premium/mosaicIndexC.htm),香港的市民,(疑似由上至下地)被歸類為AK級。除了較特殊的L類別「公僕家庭」外,其餘類別的政經身份都被”考核”一番。



籠統來說,每一個種類內,會再細分成不同的子群,並附以年齡丶職業丶教育丶經濟狀況及家庭環境等”詮釋”。

郵政人員深諳中華文化之道,所以不論是main group還是sub group,都堅持以「四字成語」命名。例子如下:

A 國際視野
A01 成就之巔 
B 都市時尚
B07 致富階梯
C 豐足成熟
C08 市區中堅
D 小康家庭
D11 城郊景緻
E 置業安居
E16 遠途職工 
F 鄉郊風情
F19 小島文風
G23 墟市工友 
H25 街坊鄰里
I30 落地生根
J33 簇新租戶
K37 邊域空巢
L 公僕家庭
M 大灣之家(Sor呢個只是我老作)

列表一出,立即傷害了一眾香港小市民的”玻璃心”。比方說,我家人素來自認為「高薪才俊」,但對照表內的demographics資料,才駭然發覺自己是「豐足成熟」與「邁向中年」的混合體。這種身分認受性的打擊,絕對打擊個人的自尊心啊!

這個列表的原意,是為了方便郵局分類信件?還是當成市場研究賣俾廣告公司?這就不得而知了。在我眼中,郵局對社會各階層的描繪尚算客觀,除了一些得啖笑的興趣投射外(如「都市時尚」住戶喜愛的讀物:是英文版「亞洲華爾街日報」及「經濟學人」。)對不少媒體丶廣告與傳播行業未來說,這類demographic data,向來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然而,引用埋詳細的屋苑名稱,我就覺得標籤的意味太強烈了。就跟先前BB Kingdom有家長聲稱唔俾女兒嫁咩人一樣,以屋論人的社會分化現象,在香港已愈來愈盛行。Social segregation此風氣絕不可長,既製造社會不和諧外,亦扭曲下一代的價值觀。在表面的社區分層下,我也想大家想想:是誰鼓吹這類分化行為?其背後的動機與利益,又是什麼?

當有些人天生便因父幹苦幹而踏上A01的寶座,有些人的天生......卻只有一直A0的身份。看完這個表後,除了嘅嘆一聲”上天不公平”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但老套哋講句,健全的人生丶美滿的家庭等,並不一定是隨屋附送的。人一生中的成就,還是要靠個人爭取回來的,才真正令自己有存在感的。

大家對呢個表有咩睇法? 你又(自認)屬於邊一類? 不妨留言分享一下:)

-----------------------------------------------------------
小妹的頹blog剛過四十萬hit rate,雖然絕不是什麼achievement,但也想感謝大家的支持。在資訊發達的年代,人家不一定要看你寫的東西的。所以每一個留言及點擊率,我都不會take it for granted

我家人的朋友,近日在YouTube開了一個頻道,內裏沒有任何原創影片,只是左抄右搬一些外國的流行影片,竟也有一萬七千個subscribers!(不是純粹按”like”啊!) 家人也笑稱咁樣開YouTube channel,真的比我死寫爛寫強多了。


看來我可考慮開個YouTube頻道,教人點寫頹blog,說不定會比呢個“原型blog”更受歡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