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今年建倉完成

近日市場炒減息,所以大量資金流至債券市場。尤其是較高息的極長期IG bonds,現時很多價位已徘徊$105以上,非常誇張。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13/7615952

10-11月確實是債市入場的最佳時期,由於當時不少短期債券均升穿face value,所以我與家人主要購入中長期的投資級別債券,看中這些產品價格多數有big discounts。只要評級高+財報佳,這些IG bonds往往連極長期產品也企穩$97/98以上,的確是高息環境下才有機會讓零售投資者入貨。

我一般不考慮保險公司,但例如十月份購入的”MMC Corp, 6.25%, 2052”,相信短期內也不大機會跌至$99附近可再加倉了。


不過隨著FED無意加息的消息傳出,市場也極速priced in,所以現時不少公司長期債的溢價已超越其短期債。相信在未來新一年想re-invest債券,也有一定的難度。唯自己現時倉位已算是bond-heavy + stock-light,若果下年轉低息環境的話,也想加倉三大指數ETFs與big tech stocks等。

早前兩三個月是較辛苦的日子,因夜晚看債券較夜入睡。美債市場雖然大,但個別bid price與sell price的spread相差甚遠,而且流量亦不多。股票的報價買賣,仍可靠箝入程式/multi-charts等軟件幫手,但債券的買賣,真的幾乎全憑肉眼留意。

假如FED今個月減息或維持息率的話,相信債市值得買入的產品不會多,反而購入價會更水漲船高;但假如FED今個月萬一加息的話,這樣便更好,因我可繼續用主動+被動收入作re-investment。

目前個人想更專注工作,因不少學生快踏入考試期了,而且碩士課程上也開始需多做presentation。學用Canva app的design功能,真的比寫文更麻煩!我仍在摸索中,希望大家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明年迎接更好的自己:)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贖回 atco.pri

自從派息8厘、不徵稅的atco.pri優先股在十月底贖回後,我便將回籠資金改為購入IG bonds。十一月初仍有投資級別債券「減價」(eg. Sysco Corporation),時機算是剛剛好。

不過美國最新公佈GDP為4.9%,聯儲又宣布不加息,因此債息回落令債價回升。之前週四五兩晚的債券賣價,很多產品已漲回不少。

市場憧憬下年六月起可能開始減息,儘管高通脹可能仍維持一段長時間,但隨著10年期債息逐步正常化,債市內的「錯價」情況未必會維持太久。近月投資者往往不是入得太多,而是入得太早。

下面帖子是一個特別的分享:專欄作者早於7年前預計環球資金將在加息環境下回籠美國市場,亦在2021年預料俄羅斯的戰爭野心。其視野與邏輯理論異常清晰,不過就可能預測得過早了一些。智者趁勢,所以邊走邊審時度勢是必須的。

https://lihkg.com/thread/3517532/page/1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美債風暴?

美市近日股債齊跌,長年及短年債的息率拉得更為接近,令中長期債券繼續捱跌價。不過近日市況比較悲觀,就連短期高息債券也跌至$100樓下。


https://lihkg.com/thread/3512791/page/1

不少昔日長期企穩par value以上的高息IG bonds,近幾天也一直跌價。例如41年到期的Disney 6.15厘債券,昨晚收市便跌至$98.49左右。

目前IG bonds的跌幅情況,真是頗為超現實。對大眾投資者來說,感覺就好像一直沒買開奢侈品,但現時不少大品牌的手錶/手袋均宣布大減價,非常吸引非常想買,但貨品種類卻多得令人難以入手。

我個人認為繼續買債的話,投資取向可考慮平衡長中短債的portfolio,這可同時hedge inflation及deflation risks 。雖然市場預期美聯儲未來一兩年仍維持高息環境(即使不再加息),但投資者亦不需因投資級別債券冧價而追逐current yield越跌越買。在不明朗的市況下,控制注碼尤其重要,更何況美國的real GDP growth有沒有國債(近5%)般高,亦是一個純印錢未必能輕易解決的問題。

有趣的是:儘管債市非常波動,但我發覺一些goodwill極佳的IG bonds,表面上雖跌至$100以下,卻是連續N日落盤也未能購入!這是否有點像逆市中的Hermes,仍然需要顧客排隊和配貨?

現時的高息環境是近幾十年來(自80年代初)難得一見,這對打工一族做定期買債非常方便,但對借貸創業的人卻頗為困難。近月我也積極收息sponsor個人讀書中,所以繼續re-invest買債的誘因非常之大,但理智上都提自己要平衡風險。特別的是現時ETD價格較不受利率環境影響,所以倉位內繼續維持股票、債券、ETD、優先股、黃金商品與銀行定期etc的佔比是重要的。切勿為了過度收息而過度購債,應時刻做定身心理的準備。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債券被提早贖回

最近收到IB電郵通知:Portfolio中的一員”TDG, 6.375%, 06/15/26, — 宣布將進行全部贖回,進行息票給付,生效日期爲20230918。”

短債(非長債/永續債)宣布提早贖回,都算是近期第一次聽。TransDigm Group的ytd股票回報逾30%,但可惜公司將終止任何OTC交易。這也證明用below-par價錢購入債券的重要性,就是計回贖金與利息,投資者點都唔會蝕。

但用贖回資金再re-invest,在目前市況環境下就選擇不多了。尤其是找回同一個軍工sector的企業債券,具龍頭地位且yield較高的$9X債券,幾乎只有long-duration bonds可作考慮。

連登網上見過一個說法:現時市況選短債是為了鎖定派息與本金,而選長債則較傾向是炒價格波幅。個人認為都有一定的道理,總之我們應繼續分散投資,並選擇現金流強的龍頭企業。分散不同行業之餘,盡量避開bank/insurance/real estate/public utilities這類「高危板塊」便可以了。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理財騙局

早前Cable TV提及Mary戶口因渣打理財經理多次無理交易而蝕近千八萬的慘況後,網上有不同媒體與市民的意見分享。不過最到肉的,我認為是Ivan Li的帖子所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94557627557/posts/pfbid02jqR5jCQE2RZF4kR7G6QCCbCLke1TkjpYYsXQaQqj58UuEoFTBjiLw49vKaejUwLFl/?d=n

世上真係無免費午餐~既然連身邊親人都唔會咁關心自己,陌生人突然對自己噓寒問暖,基本上都係非奸即盜。

帖子中第13點的「Stay invested,就唔會有錢俾人呃」真係至理良言。手頭上沒特別spare cash、資金鎖住晒,就自然沒機會被人騙走。據聞大劉在08年風暴時因低價購入美債已大賺近500億,難怪近年投資恆大蝕錢都恍如散子。不過如果一直stay invested 在優良的股債上,就未必有多餘資金投資在高風險產品上。

身為小巿民,我的做法當然市井得多:預扣每月生活開支後 ~ 每逢工作戶口一儲夠八千港元,我便匯入IB。(i.e. 債券最低的購入單位是1000美金內) ~只要儲定足夠的near-cash assets作應急之需,個人活期戶口絕不需擁太多現錢。

不過Ivan提及訂閱patreon後即使發覺唔啱睇,每月也只是蝕$100嘅講法,我個人就唔太同意 ~ 因為讀者好可能會跟隨patreon的投資建議而購入產品。假如買入/賣出時間與smart money動向有差別的話,最後都可能會蝕錢。不過任何個人戶口操作的投資風險,當然應由自己一人承擔。

世上並無免費午餐,只有機會出現相對不平衡的互動關係。如果自己不想成為被騙的一方,便切忌貪心、偷懶、自大或天真。現時咁多網騙、電話詐騙同KK園,就連弄得如幻似真的假銀行月結單都隨處可收到,真係疏忽少少都唔得!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債價下跌

近日歐洲機構Fitch(惠譽)將美國主權評級由「AAA」下調至「AA+」,令股市和債市掀起一場跌價風波。雖然耶倫等政府官員激烈反對,但市場普遍早已priced in類似消息。更何況評級前景定為穩定,所以其影響暫不能與2011年的主權降級相提並論。

以下文章是一個不錯的recap,大家可為作參考:


我覺得對不少投資者來說,思考角度反而是這樣:除了US market外,我還有其他什麼好的選擇?求增長的話,美國龍頭tech stocks幾乎可一直長坐(所以連登論壇又興起月供TQQQ);求收息的話,現時美國國債已超過五厘。其他大型城市或國家的投資產品,有幾多股票/REITs/定息產品是穩派5厘以上、𠥔率穩定且評級不俗的?

有些人可能說日本股票市場近日復甦,連巴菲特也要選擇該地個股。但不論產品類型、熟悉程度與匯率問題,相信仍難與美國市場匹敵。分散投資是可以,但對individual investors來說,相信不會太多人重貨投入日本市場。

以我與家人為例:我們每月出糧後,便換為美金美股美債。而我們亦不會是唯一這樣做的星斗小市民,這亦反映了美國投資產品的多元性。以前在低息年代,我們還需搜尋一些五六厘以上的香港收息股。但在目前環境,派息五六厘的below par IG bonds已算比比皆是。

在近一週的股債回調之前,美國已有數月的升浪期。踏入2023 Q2,基本上也不會有人再認為經濟是陷於衰退期。而適度的回調與整頓,是市場長遠發展的健康要素。

當然,大家可保持審慎樂觀,也不需在近日跌市時急着大量買債。除非S&P與Moody也考慮降低美國主權評級,否則債市目前的負面情緒仍算是短期。若然擔心的話,也可先繼續增加cash reserves,避免因持債太多而日夜憂心,亦可待市場過度恐慌時再出手入貨。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放榜日

今屆DSE我共有兩名學生放榜,感恩他們各自有明確的升學方向,而且在考試中亦盡了全力。不過其中一位學生將申請覆核試卷,祝福他盡快有好消息呢!


考試只是人生其中一個階段,個人認為升學銜接及選擇專科更為重要。即使並非直升大學學位,當事人也需審選提供銜接課程的院校。以下一篇連登帖子,或可成為大家的參考:

https://lihkg.com/thread/3441172/page/1

除了工作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也有機會接觸年輕人。早前參加運動谷友聚會,得知不少廿零三十歲的年輕人,對美股、𧗠生工具及固定收益產品都非常熟悉。只要開通IB戶口,炒賣美股又可,搜索大公司ig bonds亦可,完全不需假手於人。待累積咁上下資產,又可轉倉產品或現金至FT或TD等離岸戶口,真的非常方便。

現時在IB的NAV 只要超過HKD 780,000,活期利息美元便有4.58%,港幣則有4.4%。(頭78,000元應不計派息) ~ 因此我家人早前由FT轉回資金入IB,剛好趕上個多星期前的債市小跌市。近幾天我想加倉,唯不少ig bonds 已升回溢價位置。

下次看到質素好的貨品,真的不妨早些入市。就好像前景最好的學位,也會是學生競爭的對象。不過債市也有其波幅性,我或可考慮連登網友的做法:間中加倉tqqq,以平衡一下(過多的)收息倉。然後瞌埋眼,待十年以後才觀看tqqq的淨值呢!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六月小結


近半年的工作頗為勞碌,幾乎是入行以來最辛苦的時期。早兩三年的封城停學,其負作用已充分反映在青少年的全科學習上。

感恩早前peak season有充足的體力應付,一切亦順利過渡。今週較空閑,我可處理一下儲蓄及投資事宜。剛好手頭上有定期儲款到期,再連同活期戶口的spare cash齊齊電匯至IB,一星期內便完成債券的加倉與re-balancing。債券始終是逐日計息,所以我也不刻意求「最低價」。以被動的形成享受複息效應,精力則主要投放在工作與進修上,相信是目前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近期看中了一個part-time master,但有些詢問仍在處理中,就看看彼此有沒有緣分吧。否則的話,我繼續自修高中級的中文及數學也是可以的。

以自己的敏感情況來說,每逢冬夏也有段時間可休息多啲,對健康是有幫助的。我以前會頗羨慕事業上飛黃騰達的同輩,但現在更多的是懷有欣賞之情。人家捱到的考驗,不代表自己也適合。我對學生解題上付出的細心,並不代表我處理文書事務也一樣周到。能了解個人的長短處並100% honest,就是快樂自在的泉源。

自從多練習「小我」與「大我」的概念,和遠離不合適的人事圈子後,我覺得生活空間變得更廣闊。即使工作最繁忙的時候,思維仍能保持清晰。反省個人的不足之餘,亦懂得適當時候鼓勵自己。不過今個暑假真的要抖抖了,希望下次開帖有更充實的體驗與大家分享!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不寫文的日子

不經不覺停寫文已差不多半年了,老實講腦袋無以前咁overloaded,因不需再經常想下一篇文章的題材是什麼。現時100%專注本業,反而工作的效能及收益更佳,可能自己真的不適合做slasher,又或者個人的精力確實有限。目前每逢閒餘便自修一下DSE的中文及數學(這兩科我專補是不可能,但求兼顧些少已經很好),然後ig bond與固定收益項目則繼續以被動複式的形式每月跟進,反倒令生活上有更多的空間進修與休息,這對個人成長來說也是好事。


近期繼續rotate捐款予不同的動保機構,但每月選的幾個機構,下月便往往忘了之前曾選擇過什麼。為了「公平」起見,也應做個excel list記錄捐款事項。

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月前FB見過一個求助帖:一位名叫阿儀的視障人士向義工求助,因自己拾獲受傷的流浪貓但經費不足,所以義工便代為墊付醫藥費,其後再開帖公開募捐。今週作”捐款rotation”時記起這個case,便短訊詢問義工能否再作捐款。不過義工的補充是:由於受傷貓咪已經往生,而現時阿儀新領養的貓咪年紀尚小,所以她希望靠自己的能力照顧,目前不接受捐款。我謝謝義工的回覆,並提她阿儀再出募捐帖時可短訊我。

對一眾動物義工及領養者,我素來是非常欣賞與敬佩的。而對阿儀則更多了一份讚歎之情,她沒因個人的身體情況而要求幫助(之前看帖子分享,她是與另外幾個女仔一起住村屋相依為命),反而努力靠自己來維持生活及照顧動物。自立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今屆DSE其中一條作文題目便是「原來我們忽略了不少日常生活的美好」,也感謝義工與阿儀令我體會到香港地人性的美好與溫暖,明白助己助人便是福氣,謹此祝福他們生活愈來愈充裕及豐盛!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AI畫圖賺錢

我家人最近閒餘時自學AI製圖,題材主要是少女漫畫,歡迎大家follow佢支持一下:😊🙏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tmingn/

現時AI技術高超,用戶只要訂立適合的algorithms,系統便會自動generate一堆相關的圖案。用戶可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圖片,對打工一族及自學設計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但當中所牽涉的版權及創作問題,仍然有灰色的地帶。既然真正的創作者是AI,其衍生的產品(不論是書籍、圖畫還是影片),又應如何釐定它的商業價值?

如業餘者想利用AI繪圖設計賺錢,可能只可找一些較小眾的市場。而隨着AI技術的普及化,懂得這種設計程式的人會越來越多,那麼賺錢的空間,就可能會越來越少。

事實上,在賺錢之前,可能被人騙錢的機會更加大!我家人的IG帳戶開通不久,便收到PM說要用幾個以太幣來購買他的圖畫來製作NFT。生意難撈,如果稍有不慎,便會被騙徒利用個人的賺錢之心,來乘機掠水一番!

如大家有AI繪圖的看法,不介意也請留言與我分享!謝謝:)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對債券的警醒

UBS出賤價收購Credit Suisse,國家的銀行經濟危機算是告一段落,但被write off的160億Tier-one債券,對個人甚至機構投資者卻是極不公平。曾達投資級別的債券,在出事時也是一文不值: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credit-suisse-writes-down-17-bln-bonds-zero-angering-holders-2023-03-19/?fbclid=IwAR3UzoiCfmkr0ZcOqxHE43f6woENdyJFhw2ka_lFCy1j-obkAbIIK8w-6XY


年初至今我加了六位數的斬債,在分散的行業中,幸好未有金融公司(其實在整個IB portfolio中,債券類別我是一間銀行或金融機構也沒有,優先股則有C.PRN)。主要原因是我在搜尋債券產品的時候,單在IB網頁內已看見不少銀行的CDS。想起08年的金融風暴,再加上自己認識不深,所以不敢入這類行業的債券。


不過想深一層:瑞士銀行的問題是否這樣就完,還是會有衍生效應?而我們放在銀行戶口/證券公司內的資產,又是否100%安全?所以不論是放置資金的地方,還是個人投資的產品,分散風險仍然是王道。



我個人的反思是:即使看似最安全的固定收益產品,也不應該過量投資。最近乘車時閱讀《All About Bonds, Bond Mutual Funds, And Bond ETFs》這本書籍,溫故知新了一些yield to maturity、duration之類的算法。但在現實世界中,我更加覺得這些數字是千變萬化,說要變就會變。對債券的警醒,亦同時提醒我要建立更多方面的能力,不能只靠一個範疇幫助自己。

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再入石油債券?

近期股市普遍反彈,不過IG bonds價格則有下調現象。對有意加倉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 

早前介紹的”Occidental Petroleum, 6.2% 15mar2040”長債,目前仍穩企在$100之上,個人而言認為加倉的空間不大。假如是更高息的”Pemex, 8.75% 2jun2029”,投資者又是否可以考慮呢? 

墨西哥的Pemex石油公司早前傳出負面消息,例如較高的流動性風險、截至2024年的巨額債項、急需外部資金補救的負現金流問題等。身為全球負債金額數一數二的石油公司,Pemex亦被Moody’s 威脅調低評級至「垃圾債券」級別。 

不過,近期卻傳來新消息。按Fitch Ratings的分享:墨西哥政府2022期間的財政狀況與負債比率尚算健康,這對需要倚賴政府資金的Pemex石油公司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而Pemex 新發行的20億美元債券收益,預計可局部舒緩公司快將到期的債券產品與利息支出。 

以我watchlist內的”Pemex, 8.75% 2jun2029”為例,今年1月21日的售價為$89.962,今日已回升至$95.550。可見市場反應傾向正面,有政府資金補助的石油能源公司,其護城河往往不亞於一些大型私人企業。 

然而,Pemex bond一手也需$10K,比不少斬債的入場價更高。而且中長遠而言,石油行業發展會否受到核融合技術的巨大衝擊,這仍是未知之數。有見及此,石油投資產品仍不宜佔個人資產內太重的佔比。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新年投資

今日年三十晚,恭祝大家兔年萬事勝意!財源廣進!身體健康!


學生們在兩三天前考完全科,所以我今日有空看看投資產品。網上搜尋中,無意看到這個網站:


去年表現最佳的十隻股票,大部分為石油、天然氣企業及相關的能源設備運輸公司。誰會想到三年前跌至負數的石油,在俄烏戰爭下會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產品?

但是回報高的產品不會年年重覆,尤其價格飆升最急的股票,往往不是net worth最多的「大笨象」企業。所以上述網頁提及的急升股,我一般不會入貨。能源個股主要持有”OXY”便可,反而表內某些老牌公司的債券產品,大家是可以留意一下。

雖然2023年初港美市均高開,但市場普遍仍持審慎的情緒。尤其美國就業市場今月以來已裁掉約二萬四千名的科技界從業員(根據Layoffs.fyi數據),相信市民今年的意向也大多以保守及節儉為主。Entertainment/Subscription/Membership等支出一般最容易省掉,而Insurance/Education/Medical Fees等項目則較少家庭節省。無獨有偶,上述網頁內的其中一隻急升股,便是教育企業股”TAL”(TAL Education Group)。 從recession-proof的角度出發,我們挑算行業板塊的債券也多了一些選擇。

不論是投資級別的債券,還是相對穩定的公司斬債,也是不明市況下散戶的好幫手。雖然不論20年期間、50年期間與100 年期間,US active stocks的表現也是優於債券及其他投資產品。但將timeframe縮窄至2至5年期內的話,債券在衰退時期的表現便更為亮麗。遇上加息周期及通脹飆升時,中短期債券類別(包括T-Bills及現金產品)的回報則較長期債券更出色。

不過,儘管債券有其優點,我個人仍不建議全倉入貨。分佈一些流動資金至美金、股票、黃金、其他定息產品及銀行定期等成員,絕對有分散投資的穩定性作用。個人而言,我去年十月已賣掉所有tsla個股(原因不作重述,但當時有在網頁公佈)。雖然這不算高的價位,但幸好套現了一筆資金及賺取利潤。全資再入債券的話,倉位內的債券比例便會過重。所以我選擇取出資金並開設銀行定期戶口,而每月的平均利息,則捐于慈善機構。今年再購入新債券的話,我會選擇利用新的現金流收入。

2023年相信是危中帶機的投資年份,希望大家繼續持盈保泰!經歷過動盪的2022年,維持生活、健康、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是最重要的。最後謹祝願烏克蘭早日戰勝!和平的地球村,才能為下一代的成長提供最佳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