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租上租"的情況,會在香港出現嗎?

70後兄的最新blog文,提及本地劏房的嚴重情況。樓市發展歧型,自然引申出不同的剝削事件。在彼岸的英國,原來也已興起了"rent-to-rent"(下譯"租上租")的風氣。

究竟"租上租"係乜東東?英國一些資金有限、未能置業的青年,也可透過這個方法,一嘗做"業主"的滋味。當事人只要物色合適的租盤,向真●業主付出租樓的按金後,再自行將整個單位拆做N個床位,出面搵幾條水魚租俾佢地。那麼,當事人一個月的淨收益,便等於: "向N位水魚收的租金總數" 減去 "付給真●業主的租金"。

這種"租上租"做法的佼佼者,包括兩位名為Daniel Burton及Taiwo Orishayomi的年輕人(詳見: www.theguardian.com/money/2013/jun/29/rent-to-rent-property)。他們每月成功賺取五位數字英磅的差價,真係連正職都唔使做!二人亦有舉辦講座及出書,向其他市民宣揚這種賺錢方法。

如要以道德標準來評論這種風氣,我怕自己會寫足過萬字。收入不高的居民飽受租金侵蝕,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自己身為大好青年,為何也要加入這種偽●業主的隊列,去向其他同齡人士掠水呢?

如果套用在香港,會係點呢?僅以一個邪惡版的Cherry姐做例子吧。我先以市價每月約一萬元,來承租附近一個單位,再説服業主,只要俾我擺多哋床位,我便幫他搞掂所有水電媒費及日常維修,他需付出的心力是零。然後,我去附近的大學活動多認識内地生、又做多哋義工接觸弱勢社群。只要做多哋宣傳,我一收夠6個床位的租客(每人月租3000元左右),扣回交給原業主的月租10000元後,我便賺到幾千蚊差價了。

幸而,我認為這種陰質的做法,暫時在香港是難以興起的。這個彈丸之地,交通方便、資訊流通,所以業主一般都可自行打理出租的單位。想搞劏房的話,自己亦可親自處理。(例:住小妹隔離屋件業主,都劏開了客廳,整屋共有五個床位收租)

反之,大不列顛的國土寬廣,業主一搬屋,便難以親自打理租務。不想俾錢叫agent代理的話,他們便可靠呢班搞"租上租"的青年人,來管理樓宇事務。而且此國的外來移民數目龐大、流動性高,所以租貸市場的訊息公佈,亦容易有偏差。也因為這樣,這班搞"租上租"的青年人,便可利用market inefficiency, 來欺負其他更弱勢的租客群了。

財商及品格低落的人,才會想到用劏房方法來賺錢,有哋仲恨到發哂燒。以小妹這種只持自住樓的人來說,竟然都試過被"朋友"游說去搞劏房。

小妹家中的露台不時漏水、使用率極低。約一年前,有數位友人上我家吃飯。其中一位不太熟的,她一見到我個露台,竟然話好"市正"。


我:  呢度又漏水又頹喎,咁叫"市正"?
她:  呢個area可以間到2個床位~橫豎你唔用,租出去收$仲好啦!
我:  我冇諗過收租喎,而且呢度冇冷氣兼漏水,唔瞓得人呢。
她:  你向每人每月charge$3000, 平價實有market架,。而且佢哋瞓呢度,一定免費幫你清潔露台及搞好水漬㖭!

我們幾個人,當時都聽到O咀。但佢個樣好認真、好懶醒,不像是開玩笑的。

自此之後,我便沒有再見過這位hi-bye friend。只聽過有朋友上她家參觀時,曾經串她: "你家的廁所好市正喎,不如劏個床位租出去,租客仲可以免費幫你清潔廁所㖭。"

多行不義,將來都係他朝君體相同的了。大家滿意香港的居住條件嗎? 本地的劏房,是環境下的產物? 還是人為的問題? 歡迎在此留言分享一下=)


P.S. 小妹大力支持本地起多哋公屋及居屋。其實不少資助房屋的單位、走廊都很寬敞,我每次工作/做義工時,經過這些屋苑,都會見到有小朋友出來玩耍,這樣的童年也很快樂呢=)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令人難過的"學位下流"

繼太子兄及Joseph兄分享了"下流老人"及"下流中年"的光景後,小妹想討論"學位下流"的現象。最近看到台灣專欄作家洪雪珍的文章(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9-154595),更是有感而發。在學位泛濫的環境下,現時不少台灣的院校,都以招攬顧客的形式,來吸引年輕人付費修讀課程。洪雪珍的分享中,亦提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收生手法,謹節錄如下:




"1. 提早考試
過去研究所都是在每年三或四月考試,後來台大拉到二月寒假提早考試,其他學校馬上跟風,拉到二月。
不謹如此,私立學校拉得更早。

2. 考試日撞期
為了避免台大「壟斷」考生,一些頂尖學校便組成復仇者聯盟,考試日期不只盟友很有默契的訂在同一天,還和台大同一天「撞期」,逼學生在報考時就表態。

3. 放寬備取名額
有的研究所的備取名額是正取名額的兩三倍,就是要避免最後一場空,至於學生品質則已不在考慮之內。

4.鼓勵大學生直升研究所
有些院校推出所謂<3+2學程>,簡單說就是,在大四時即可直攻碩一課程,總共只要花五年時間即可拿到大學與碩士學歷,比傳統少花一年。"

上述四種較激進的收生措施,雖然仍未在香港盛行,但台灣近年的學位下流現象,亦為其他亞洲青年的未來敲起警號。在90%年輕人穩奪學位證書的台灣,學歷早已不再值錢。如非從事專科工種,月薪便僅以22K起跳。不少手持degree的畢業生,被迫從事服務生、咖啡調配師等與個人資歷不符的工作。薪資、職位難以有大的突破,長期也失去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而從學院的招生策略來看,"收唔夠學費",遠遠比"收唔夠好學生"更棘手。台灣的私校林立,當招生不足的時候,校方會面臨經營虧損,甚至破產的危機。於是乎,大學就彷如促銷商般,以"買四年送一年"的特惠課程、隨便的收生程序等,令消費者(即學生)乖乖上當。彼此的供求關係,早已偏離正規的教育精神。

假如我是台灣的父母,心情一定會很糾結。鋪排子女的教育時,真係"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辛苦裁培兒女上大學,付出了心力及錢財,亦未必能確保他們將來的收入成正比; 不投資兒女的學業,自己良心上又過意不去,當大部分青年都有高學歷的時候,父母有勇氣叫孩子偏離大眾的選擇嗎?

如果一張沙纸,不能再促進社會的流動性,青年們累積的怨氣,便會愈來愈重。我數年前往台北旅行、與大學生們交談的期間,也發覺他們大多打算考公務員,或直上碩士、博士等課程。當學歷不再能保證甚麼時,大家就會有不同的理由,去延遲社會職場上真正的考驗。

一個人在年輕時經歷了"學位下流",而又不能成功過度的話,將來成為"下流青年"、甚至"下流老人"的機會,便只會有增無減。

面對學位貶值的社會環境,大家(或你們的兒女)會如何面對挑戰?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淺談中學同學班聚(全女班)

70後兄近期的文章提到,男士們讀中學時的成績優秀,對吸引女仔大有幫助。那麼女仔讀中學時成績好,對認識異性又有幫助嗎? 

小妹個人認為: 幾乎是沒有的。當然,成績及校園排名好,在社交圈子内,是更容易認識一些所謂名校的男學生。但歸根究底,女士們表面的吸引力,還是樣貌>身材>性格。成績,咩黎㗎?


小妹前幾天搭巴士時瞓着咗,唔知自己水樽漏水,跟住隔離有位青年人拍我膞頭提醒我。之後佢就一路搭訕,當佢講到自己等放榜,而我已畢業,佢就好錯愕咁問: "乜你唔係中學生咩?" 

相反,回溯至中學時代,即使我一年有二百幾日都着住校服,都從來沒有人搭訕問我讀邊間中學。可能我當年嗰樣實在是太薯了=)

同樣地,當年的女校同學們,以前是鬥成績; 現在,即使大家沒有明爭,但還是有地方可以暗鬥的,例如衣著、職業、伴侶等。

小妹最熟的朋友,都不是中、大學的同學。所以中學同學的聯誼會,我去的次數不多,最近的一次,便是2015年8月。

大家都已工作了一段時間,而舊同學又多在金融會計等行業工作,所以她們都是身光頸靚的(我當然是最頹的一個,嘿嘿),名牌手袋、full-set妝容、珠寶配飾等隨眼可見。

大家的交談頗為友善。雖然彼此會八卦下工作環境和感情狀況,但不會直接問薪金、資產等敏感話題。畢竟,女士們言行較為含蓄有禮,在餐桌上,一般都不會直接串人或觸犯別人的庭線的。

之後,戲肉來了。席間有數名女同學將會結婚,然後大家便起哄,問她們打算在哪裏擺酒、去邊度honeymoon、和老公邊度買樓住等。熱烈的程度,真係有少少似查家宅咁。

身為配角的小妹,很少主動發言,但和旁邊同學的互動還是有的。其間,我提到自己養了寵物,要定期打理居住的地方。隔離的女同學便問我: "這是你新租既單位?" 其實我從來没試過租樓,可能,同學們大都認為買樓一定好過租樓吧。而我個樣又咁霉,所以不像是搞掂自住的人呢(笑)。

回答同學時,我模糊混過去便算了。老實說,我自己住得開心便可以,真的不用透露太多資料。另外,又有幾位同學在2015年置業或買樓花,都算是遇上樓市高位。而我單位既資料,只要再說多一點,恐怕便會即刻俾人打! 所以,我選擇了沉默是金。

我樂意見到大家都過着寫意的生活,所以彼此的分享,也是點到即止便可。太多的資訊,反而又會激起女士們暗藏的妒忌心。我亦有不少短處,自問也不希望被別人吊難呢!

這次的聚會十分愉快。可惜,我自從換手機後,WhatsApp入面既groups就冇哂,包括中學同學那一組。看來,我再收到中同reunion的邀請機會,是微乎其微了~

大家有去過難忘的中/小/大學同學聚會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小學生也要學"睇樓"?

小妹身邊一個相熟家庭的兒子,最近又俾咗份"絕世好卷"我睇:


我心諗: 又出呢招?! 事實上,以"睇樓"為教材的練習卷,這位小孩已不是第一次見了。今次仲要成份卷(連同後面的時態、介詞練習),全部都同樓宇有關! 整體内容,多是表達對狹窄居住環境的不滿、搬屋的麻煩、與地產經紀的周旋等。由於不想侵犯版權,所以我唔登哂佢成份卷上嚟啦。而且卷中的内容略嫌黑暗,恐怕會損害網友們的善良心靈呢。

我知老師們對樓市也很關心,但這種題目,可謂扼殺了小朋友的童真。小朋友喜不喜歡一個家,多是看自己住得舒唔舒服、家庭是否和諧、屋企是否在學校隔離(可以遲哋起身嘛!)...而這份卷的題目,卻要小孩以極現實的角度去撰樓,如自己夠不夠錢、地區配套是否有優勢等。隱性的階級觀念,便是這樣鍊成的。

近年,小妹看過各適其式的中、小學試卷,真係幾有趣的都見過。如果說上述這份卷是老師對高樓價的控訴,那麼其實有其他"指桑駡槐"的考卷,弦外之音是更明顯的。較常見的,便是在中、英閱讀理解裏,看到批評教統局的文章,包括政府不肯加開小班教學、削減年輕老師的薪酬福利、經常教改以致老師的工作量大增等。當然,這些文章是報紙社評的原文,還是老師親手改寫的"奮筆疾書",那就不得而知了。

上述卷中的虛擬樓盤,租價幾乎全都是滯後數據。恐怕這已是幾年前出的舊卷了,即是說,最少有數屆的小學生enjoy過呢份卷。希望呢幾件偽樓盤,不會嚇親他們吧! 學生們仍有這麼多的青春去揮霍,未來又有無限的可能性,實在不應太擔心衣食住行呢。

話時話,經濟現已開始轉軌道。一個能安全渡過海嘯的國家/城市,應最少具備以下條件:
1. 高度的家庭儲蓄率,以應付海嘯期間的收入驟降。
2. 大型銀行、金融機構只投資在高質的資產上,而不會像08年般出現次按風暴。
3. 中央銀行有空間降息,以增加貨幣流通性。
4. 政府有充裕的資金準備,在海嘯期間啟動大型基建工程,以增加就業率。

然而,香港有著手在這四方面嗎?愈來愈多的家庭,花上巨額首期及供款,以致現金流短缺; "二按"及"按中按"等做法愈來愈常見,再加上更多間隔刻薄的新樓"劏盤; 環球的零息率已減無可減,熱錢猖狂橫行; 政府要透過削減其他公共開支,來支撐一系列的大白象工程。

我相信,以前出過這份"睇樓"卷的老師,好快便要迫住更新教材了。

大家有看過搞笑的教材嗎(不一定是金融類的)?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遇上"伯樂",真的這麼重要嗎?

小妹近日的Facebook, 有數名友人連續分享同一個post。内容大概是說: 當事人剛入行,第一天便被同事欺負。他心有不甘,所以立即辭職。接著,他在第二份的工作遇上伯樂,之後過着平步青雲的日子。


這個post有過萬人按like, 並有過千則留言。大部份的留言者,都表達自己已工作多年,但就是遇不到願意提攜自己的伯樂,所以職場一直都過得鬱鬱不得志,找不到返工的意義。

小妹離開辦公室良久,如果要我講伯樂的重要性,恐怕亦毫無說服力。然而,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覺得伯樂這個身份,是有點overrated的。

畢竟,伯樂也只是人而已。他今天能給你的,未必代表他明天也有能力給你。我們在發展事業時,先决條件是培養自己的技能,優化人際關係及把握各類型的機會。職場上遇到不如意事,我們首要做的是反省自己,而非將責任推卸到"没有伯樂幫助"之上。再者,伯樂身為一個人,也有喜怒哀樂及變心的可能性。如果一名員工,要完全靠伯樂過日子的話,那麼該名伯樂未來另有新寵、或在行業失勢的時候,自己豈不是要玩完了?

既然成功是建基於"天時、地利、人和",那麼除了"人和"(已包含伯樂、貴人)這個因素外,大家也有掌握到"天時"及"地利"嗎?除非是在環境極差的落後國家出生,否則,一個正常的都市人,一生中最少應有幾次發圍的機會。多年來,你有認真開拓自己的潛能嗎? 學業與職場上的選擇,你做對了嗎? 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你有趁低吸納並優化自己的資產嗎? 如果一個人對所有擦身而過的機會,都不聞不問的話,那他實在沒資格埋怨自己遇不上伯樂。

世界是不公平的,如果說容易遇上伯樂的話,那這個人一輩子中所見的伯樂總數,應遠遠不止一個。聖經的<馬太褔音>亦有云: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衍生出來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就是指名利的累積效應。一個容易被提攜的人,多是有其獨特的優點。即使錯過了一個伯樂,未來仍然會有更多更多的伯樂,願意給他機會去發展。相反,一個自以為是千里馬、卻没有實質才能的人,便只能鬱鬱不得志地呆等,等他認為一生中只能出現一次的伯樂。

小妹身為一個"極端樂觀主義者",亦相信除了伯樂以外,生活中有其他的良機,是更值得我們去珍惜的。與其幻想突然有位伯樂來打救自己,倒不如將自己鍛鍊成為一個品牌,不斷自我創新和改革。會發光的金子,總會被不同的人群發現的。與其依賴暫時性的伯樂,倒不如自己也遇強愈強,甚至自己也主動去做一位伯樂,多欣賞及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

你遇過伯樂嗎?你覺得除了伯樂以外,成功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少時死讀書,大時死投資

早前看塘人兄post咗中四的成績表上blog,我都想搵番以前中五一張極具"代表性"的校内成績表。可惜自搬屋後,小妹以前中小學的成績單一律消聲匿跡,返回舊居時多次都搵唔到。謹此,小妹唯有獻醜post上中五的CE成績。(Blog界咁多數理、文哲奇才,小妹失禮哂啦!)



我以前喺哋專谷"狀元"的學校讀書,所以成績算係中等。但小妹想分享的是,我中五當年因跨欄而扭傷十字韌帶及半月板,所以在醫院待了一、兩個月。由於没有正常上學,因此成績受到拖累,尤其是較講求概念的物理, 化學和生物等。然而,我當年的數學及附加數,是幾乎沒有影響的。

在醫院休養時,我發覺這兩科的課程設計,是完全不需要考concept的。只要背熟所有formula, 再訓練到自己計得快而準,基本上已能應付大部分的題目。香港作為一個"填鴨教育"之都,幾乎每一名學生,都曾在求學時期,使用過某些"死讀書"的方法,來應付測驗及考試。

大部分的人,從學業過渡到職場時,都懂得調節自己的態度及期望。可惜,有些人仍打算靠"死讀書"的辦法,來解決生活上的挑戰。他們爛背知識、純靠勞力,以為這樣做一定能有好結果。我們試想像一下,一個把"死讀書"態度搬去做投資的人,將會遇到什麼問題:

1. 不懂用前瞻性的目光去評核投資產品
"死讀書"人士,往往搜集甚至記熟了過往幾十年的投資週刊及年報。你問他1987年時的Dow Jones跌到去幾點、歐美近十年的就業數據變化、甚至個別股份在不同時期的高低位等,他們都記得一清二楚。他們聲稱自己之所以背熟資料,是為了"從歷史中學習",以免將來重蹈覆轍。好了,當你問他對國家經濟、股票、貴金屬、地産等未來發展的看法時,他卻一籌莫展,甚至對你說:"到時報紙印左咪知道囉!"他們覺得某樣投資產品好,是因為盡信其過往的回報率。分不懂滯後數據及潛在增長,他們在投資路上,便注定一直滑鐵盧了。

2. 盲目模仿,不肯從錯誤學習
"死背書"的投資人士,會盲目崇拜一眾著名投資者,視Warren Buffet、George Soros等為神。偶像每買賣一隻投資産品,"死背書"人士便形影相隨,100%照跟住做。但他們沒有考慮到彼此在交易規模、資產分配、和時機捕捉上的差異。當自己投資的成果比不上偶像、甚至連普通散户也比不過的時候,他們仍不肯承認自己的方法出錯,反而認為自己背哋"投資知識"未夠熟稔。

3. 以為只有marking scheme一份答案
"死讀書"的人,認定市場上最有效率的投資方法,只有一種。(即係世上只有一個答案) 當人家不贊同或反駁他們的看法時,他們便老羞成怒,立即搬返書上的大堆理論來辯護自己,而其他人的角度必定是錯的。他們信奉書上的死知識,也不肯適應現實世界中的變化。他們沉溺在過往的舊道理,不明白為何社會没有按他們想像中的去發展。
看書背文,本來並非問題。但"死讀書"者的問題是,他們只死記爛背教條上表面的字眼,而沒有經過個人的推敲及吸收,所以不能養成獨立的思維能力。這些夾硬堆積下來的爛知識,非但沒有經時間沈澱而形成智慧,相反,一遇上難關的時候,它們便瞬間崩潰、散亂地倒在四方,只剩下當事人的軀殼不知所措。

長期"死讀書"的後果,除了"死投資"外,更嚴重的,便是"死做人"了~

大家有一些"死讀書"、"死投資"或"死做人"的例子想分享嗎?歡迎在此留言呢=)

P.S. 今天,竟然有人type"怎樣衡量女仔身材",來找到我的網誌,但我真的想不起自己何時寫過類似的題材喎:P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一個unlink,換來無數友誼~賺到突!

鋻於近日的unlink事件,小妹非常感激大家的勉勵及支持! 畢竟我是始作俑者,大家都是為了維護我,才無辜受牽連。除了各路好友的留言力撐外(抱歉未能一一盡錄),池兄及魔術師兄更耗時親自撰文。亦因此,池兄及流星兄的blog被匿名黑客攻擊。眼見數位皆因小妹已未能度過平靜的5.1假期,真令本人極度内疚自責。我謹此鄭重向各位受滋擾、受影響的blog友道歉!

在blog界中,我都算係資歷最淺、最無料到的人了。最連我的親友,都開玩笑話我成日寫埋哋呃like文,是抵被人unlink的。但能夠生存到依家(笑),唔係因為我有變得醒目/靚女咗,而係因為各位blog友、讀者無私的分享及支持。這完全是大家的功勞!

追遡至一年前,其實我乜乜物物blog都唔識的,直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一個傻婆喺書店見到財經架的新書。佢似係新作家,印象中又在iMoney見過佢報導。出於好奇心下,她便買了這本書。(雖然睇完冇耐就捐左出去)

之後,又無意在網上找到他的blog link,這個傻婆睇下睇下,又click埋周邊其他blog友的網誌。有一日,她突然痙攣short左,用其電腦百痴的雙手,在desktop上瘋狂摸索不同的按扭。搞左幾粒鐘,佢終於開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個blog(之前那個是xanga)。佢甚至唔知道,開blog是可以用匿名/假相的。

就好似一個突然執到寶唔知點算好既人咁,佢求其搵幾個blog友留言,通知人家自己已開blog, 得閒就麻煩幫襯下啦。之後,經歷了一段長時間拍烏蠅的日子,呢位傻婆的blog, 終於多左N位善長仁翁光顧了。可惜佢地暫時連一蚊廣告費/車馬費都冇收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而,呢件幾個月前仍是一舊飯既傻婆,已進化為今天這個不怕挑戰、不懼衝突的我。對某些女士來說,如果她講既野,被搬去主流文章作批評的話,可能早已嚇得哭了。但對我呢哋"大腦性別不像女性"的人來說,這反而是極佳的磨鍊機會。尤其是,當blog友也不介意為我這個small potato發聲的時候,我仍能在一旁沉默嗎?

個人以言,我是不會主動unlink人家的(更不用說在毫無預警下這樣做)。即使是很少更新的blog,我覺得多一個人keep佢的blog, 他/她便多一分動力繼續寫下去。不用付錢的益事,何樂而不為?

當然,止凡先生亦已在我上篇的blog留言解釋。個人層面上,我是沒有生氣的,畢竟我跟他也不大熟。反而,連那些真心請教他、視他為良師益友的bloggers, 都突然被unlink。他們的不快與失落,外人如我,是隔住螢幕也能感受到的。相比起我,這批較沉實厚道的blog友,其實更值得大家的留言及勉勵呢。

世上並無絕對的黑與白,我也尊重不同人士的觀念差異。但今次贏得咁鬼多友誼,真係賺到突、賺到笑! 在我眼中,這已是完勝了 - 是大家的勝利=) hallelujah!

話時話,大家當年是怎樣開blog的?為什麼想寫blog?歡迎在此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