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跨學科的能力,更有助下一代的職業之路

最近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内容是說日本的醫學院招生,除了要求良好的數理成績外,更命令考生在即場面試中玩摺纸。考官會檢查考生是否夠心靈手巧、有否按題目的指引循序摺出圖案等。

驟眼看,摺紙是較女性化的興趣,跟針織、黏土等一樣,對當事人的藝術造詣要求較高。而醫學講究的理性分析及科學論証,跟織衫、串珠等活動相比,簡直風馬牛不相及。但換過角度想,就可猜到「手勢」對一名醫生在進行手術時,究竟有多重要。

我的一名友人在港大醫學院就讀時,班上有一名同學的理論成績很不俗,但每逢做實驗或剖割時,便顯得笨手笨腳。他大二時已曾在practical肥佬過一次,讀完五年的本科後,挑專科時還要撰熱門好賺的婦產科。結果,因他在醫院實習時的「手藝」欠佳,不能掌握好縫補傷口的技巧,所以被上司調往不需做手術的精神科工作。由於調職後要重新起步,本來同屆畢業的醫科同學,全部的職位都比他更高了。

假如我是這位尖子的父母,一定會非常納悶。自己的孩子本是狀元優才,入讀醫科、法律等「神系」是正路之選。但現在走的職業路,卻比一些成績稍遜的同輩更崎嶇,究竟是哪裏出錯了?

我們的直線思維,會為某些專業配上特定的性格,例如會計師就要數口精、建築師就應畫圖靚等。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行業與行業的交集愈來愈多,而智能科技的發展又一日千里。人類本來引以為傲的優點,如計算精確、辦事條理及邏輯思考等,都逐漸比電腦程式超越了。牛津大學近年也做了研究,指出機械人將在未來20年間,取代人類50%的工作。

只精於一個行業的造詣,已不足以在職場成功地立足一輩子了。身為家長的,也很難預料孩子將來出身時的就業行情。要培養小朋友有十八般武藝,耗用的時間及金錢太多了;但對小朋友完全天生天養,又擔憂他們一點競爭力也沒有。小妹的愚見是,待家長發掘小朋友的興趣及潛能後,可用逆境思維來補充他們反方面的能力。

比方說,一個理科強勁、經常參加奧林匹克科學比賽的學生,在空餘時便不用再看"Nature"雜誌了,反而可多玩玩電腦的圖像繪畫,用生動的影像來介紹自己的實驗設計。又或者,一個有藝術觸角、畫功優秀的學生,並不用去太多次的美術館,他們空閒時可了解統計學、市場學等,看看不同類型的藝術設計,會隨時間帶來怎樣的價格波幅?而不同的藝術品,又會對潛在顧客帶來怎樣的心理投射?

大家可能覺得我在瞎說,但事實上,麥肯錫公司十年前請的碩士員工,仍以名校MBA生為主;今時今日,該公司卻聘請了更多的藝術科(Master of Fine Arts)畢業生。當電腦系統能輔助人類的計算功能時,投行和諮詢公司的顧客,便不想只看一堆枯燥的數據。大家需要的,是更多會生動演說、PowerPoint做得漂亮的講者。美國現時仍強調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edicine)的從業員有明顯的就業優勢,但在可望的將來,科研人員也需具備一點藝術造藝及敏感性,才能與其他界別的人有更深入的交流。

我們不可能成為100%的通材。但只要肯踏出自己的領域,多欣賞及效法其他範疇人士的優點,便可做到取長補短。即使是個人理財,肯多了解不同投資派別的特質,也可擴闊自己的客觀思維。

你會訓練自己/兒女有跨學科的技能嗎?你相信這些技能對將來有甚麼良好的幫助?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一個月只用七百元作開支,有可能嗎?

相信有閱讀財經專欄的朋友,對「龔成」這位作家應不會陌生。他曾出版<80後百萬富翁>等書,亦一直有在社交媒體及報刊雜誌上撰文。他對樓市、股票有透徹的研究,解釋亦十分清晰。但小妹對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極簡生活方式。

最近看他的Facebook專欄,見到有一篇分享節省開支的文章。龔成兄計算過,每月扣除家用後,個人的使費可以有幾慳?只要每天早晚餐都在家享用、帶飯盒當公司午餐、閒餘興趣轉為不花錢的行山和球類活動、不買任何多餘的衣物或雜貨,那麼每天的支出,便可控制在20-30元内。

在我眼中,這幾乎只是每天來回公司及屋企的交通費。而龔成兄亦嘗試過縮減這個開支,他親身力行,由屋企步行到公司,因要過山路,所以需時1.5小時。如轉為跑步的話,45分鐘便足夠。由於花的時間與所省的交通費不成正比,所以龔成兄也沒有再這樣做了。

對很多兒童及青少年來說,一個月用七百元,應該不是難事。他們大多仍是學生,衣食住行、日用品等都有父母sponsor。即使每月的零用錢只有數百元,也足夠他們去買些零食、間中和朋友逛逛街等。但以一名全職工作的成人來說,每月只花七百元,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職的頭一、兩年,如每天帶午飯的話,仍會給人勤儉的感覺。但隨着年資職位的遞增,自己便會由後輩升為前輩。做了上司後,除了有更多的進修活動及社交應酬外,有時亦需要照顧下屬。他們加班時,你要買些甜品作慰勞;下屬有人生日時,禮貌上你也應請他吃個飯吧。帶飯是健康之舉,但為了兼顧職場文化,有時亦應作出平衡。如為了過度省錢,而忘了維牽工作的人脈及關係,這對自己的前途是有害無益的。

而從家庭的角度看,一個月只花七百元的你,又是否真正的獨立?即使交了家用,住屋、水、電、煤及伙食等使費,你又有明確的概念嗎?我們不是有了全職工作,就等於百分百自力更生。我們之所以能夠儲蓄投資、或有錢吃喝玩樂,都是有賴家人與自己分擔開支。如果不是一人獨立生活或撐起一頭家的話,那就要想想,自己每月省下的錢,背後有多少是親人的間接幫忙?

有時,我也覺得「節儉」的界限,實在很難拿捏。同一個標準,可能有人很舒服,也會有人感到苛刻。美國一位知名的理財blogger "Early Retirement Extreme", 他與妻子住在一架改裝的車輛中(recreational vehicle),嘗試種平時吃的主要糧食,做家中所有的木工,幾乎没有任何消閒娱樂開支…這種財務自由的境界,人如其名太過extreme。以常人的角度看,這種苦行僧的生活,與拿social benefits又有何分別?

我相信,龔成兄提倡的節約方法,只是給大家作個參考。我們應了解其理念,並不是盲從「七百元」這個數字。而他本人,這種較嚴苛的儲蓄法,也只是試了一個月而已。我們渴慕財務自由,是為了好好生活,而非為了生存而已。除非是身欠巨債或需在短期内儲到一大筆錢,否則我看不到一位成年人每月只花七百元的迫切性。

大家會記錄每月的開支嗎?在你眼中,又如何定義正確的節儉方式?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用金錢去衡量男士「上進心」的社會

在講這個題目之前,小妹聲明一下自己絕不是性別歧視者。在教育、工作機會愈來愈均等的香港,不論男士女士,都需要自立的能力。但即使是兩性漸趨平等的年代,社會分析兩性的成就時,仍會採用不同的尺度,其中一項,便是「上進心」。

近期和一名小師弟的對話,令我頗為感概。他雖羡慕我做freelancer的自由度,但亦坦言身為男性,做沒有固定薪酬或升職機會的工作,將來娶老婆時真的難以向外母交代,怕自己會被視為没有上進心的男士。

我完全理解他的角度。在華人社區裏,男性背負成家及經濟的壓力,往往比女性更大。老實說,如果我不是女性,在香港地做收入不高的自由工作者,早已被標籤為「廢青」了。我初轉行時,常常有親友八卦我的薪資。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邊的人見我衣食住行沒問題,便再沒有異議。但換轉是男性,待遇應該會很不一樣。

大家向來欣賞有事業心、願意承擔的男士。我師弟眼中的「上進心」,也不外如此。本來這也是正常的觀念,從古代的搜獵時期到近年的資訊時代,男性保家衛國的責任,亦無多大變化。但在物質社會薰陶下的「上進心」,恐怕已成為扭曲了的價值觀。

從近年的網絡潮文,大家不難看到:男女主角在學生時代十分恩愛,惟出來工作後,分歧便愈來愈大。儘管男主角老實工作、努力儲蓄,但只要他的薪金、職位在數年後仍沒有大躍進,便會被身旁的人垢病。年紀漸大的女主角,會開始焦慮。她擔心男友的收入及身家,並不能使自己婚後過上優渥的生活,甚至連像樣的樓也買不到。但直接以「你不夠有錢」作為分手理由,又好像很突兀。於是,「你不夠上進心」,便成為了和男方斬纜的最佳籍口。

大家不難看到,潮文中的女主角多數是所謂的「港女」。當然,現實中絕非所有人都是貪婪的。小妹身邊的女士,亦非常腳踏實地。然而,凡是金錢社會,就一定有拜金(但又不靠自己努力)的人。除了香港人求偶時有財務的考慮,在西方國家盛行的Match, eHarmoy等約會網站,亦要求登記者在簡介内填上年薪,方便異性會員分辦其財務能力。

事實上,假如香港女性想找有「上進心」的多金男,機會又有幾大?小妹僅此參考數學家Backus引用的「費米推論法」(Fermi estimation),先為一名本地女性粗略計算找男友的機會:

1. 香港25-50歲的男士有多少人?(2015年統計數字:1195300人)
2. 這些男性中,大約多少人是單身?(50% - 597650人)
3. 這些男性中,我覺得和他合眼緣的比例是多少?(10% - 59765人)
4. 這些男性中,覺得和我合眼緣的比例是多少?(10% - 5976.5人)
5. 這些男性中,有多少人和我溝通及相處得來?
(10% - 597.65人)

請大家留意,上述的計算,並未加入「港女」的高財政要求。月薪二萬以上的住户約佔全港家庭的57.7%;而居住私樓的住户亦佔全港家庭的53.5%。但由於這是住户(即以一家人計算)的數據,要從中抽取單身男士的人數,數率一定更低。再將這個財務因素,加入上述算出來的597.65人…看來「港女」要找個情投意合的多金男,真是雪上加霜呢。

小妹既非男性,實在難以切身處地去理解男士的經濟壓力,只知道以「不夠上進心」來貶低收入不高的人,是膚淺的表現。幸好,現在「公一份、婆一份」已算是香港的常態,大家可以互相分擔、減輕壓力。其實不論女或男,都要對自己的人生及財務負責任,不能以「配偶不夠上進」來掩飾自己的惰性或依賴心。

大家又如何定義一個人的「上進心」?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數學公式,能幫助我們做出最佳選擇嗎?

最近家人買了一本八卦書,名為<數學的戀愛應用題>。作者為英藉女數學家Hannah Fry,她嘗試以不同的數理定論,來解釋婚介網站及兩性互動中的常見情況。其中我感到最有興趣的理論,便是「最佳停止理論」(Optimal Stopping Theory)。


如應用在愛情方面,我們只要輸入所有的潛在情人數目(n),及淘汰的情人數目(r),便會知道何時有最成功的結婚機率(P)。數據顯示:平均的最佳值約為30-40%之間。如某人一輩子與10個人談戀愛, 那麼他和頭4名的情人分手後,之後他找到真命天子/天女的機率是39.87%;如他一輩子轉為與20個人談戀愛,那麼他應拒絕頭8名的情人,使他之後找到終身伴侶的機率有38.42%。

正如工作、投資一樣,愛情也是充滿不穩定性的。大家看完上面的公式,可能也覺得現實中,沒甚麼人會特別去應用。尤其是挑選終身伴侶時,我們大多是講究天時、地理及人和。畢竟找到真命天子/天女是隨機的行為,我們何不跟隨感覺,反而要硬生生地跟這條公式去分幾次手?

但客觀來說,如我們隨機找個對象結婚,那麼挑到合適配偶的機率,便會急降至n分之一。即是說,如一生中與十人交往,隨意和任何一人結婚,幸福的機率為十分之一;就算縮小範圍,一生中只與五人交往, 隨意和任何一人結婚,幸福的成功率也只有五分之一。

這些隨機選擇的成功率,只有十分之一(10%)及五分之一(20%),那不是遠遠比 「最佳停止理論」的30-40%低很多嗎?

「最佳停止理論」早已被應用在不同的生活範疇,即使我們並無留意。例如,在挑選安樂窩時,我們可能預計看十多所房屋,但通常看了幾間後,我們便會做好選擇;僱主在聘請新員工時,也不會約名單裏所有的候選人,往往和頭幾個人面試後,就大概有了心水。

基於金錢、時間和資源的限制,我們不能無了期去等待最好的出現。但太早作出决定,又可能因經驗不足,而衝動地挑了不合適的選擇。這個 「最佳停止理論」,也是包含了一些人性的元素。我們當中,誰又沒試過撞幾次板,然後才找到最好的?

然而,人類始終不是理性的動物,性格上的缺陷亦會影響我們的抉擇。正如心急大意的投資者,便常常過早入貨摸頂。而過分膽怯的人士,會因害怕虧蝕而從來都不入市。因他們嘗試的次數太多/太少,所以 「最佳停止理論」並不適用在他們身上。

當然, 如非計算精確的科學或商業問題,使用「最佳停止理論」這種模型時,大家真的可以一笑置之,不用太認真的。但有時候,多應用數理來解釋生活百態,往往能帶給我們嶄新的看法呢!

作出重大的選擇時,你會參考科學理論嗎?還是更喜歡隨心而行?歡迎大家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在香港,自認中產彷彿就是原罪

事先聲明:小妺對中產階級沒憧憬亦無興趣,個人只是一週工作足七日的working class。近年愈來愈多港人追求中產生活,亦啟發大家去思考中產的定義。今星期的新春拜年活動裏,親人們對這個課題爆發了激烈的討論。

事緣大家在飯桌上聊起香港時事,自然離不開年初一晚的「魚蛋革命」。親友大多為長輩,已享有穩定的生活。他們都擔憂暴力事件對政經發展及年輕一代的影響,其中一名叔伯說道:「社會動亂對我呢哋中産最大破壞,工作多年又交足稅,真係好怕哋人搞到我同仔女冇得安居樂業!」

他的說話激起了大家的迴響,但大家都對「中產」一詞甚為敏感。「阿Uncle你係中產,咁你屋企每月大概幾多收入呢?財爺月入過三十萬都係中產咋!」「嘩,你公開話自己係中產,其實我都唔敢認啊!」「你竟然咁有米,點解阿囝前年DSE衰咗,你唔送佢去外國讀大學?」......大家七嘴八舌地爭拗,最後都是沒有特別的結論。

不同地方,對中產都有不同的註釋,就連外語中的"bourgeoisie","middle class"及"gentrification"等字,意思上都有微妙的分別。香港人盛行的「四仔主義」,便是以屋仔、車仔、老婆仔和仔仔,來定義一位男士是否符合中産身分。英國傳統推揚的中產階級,除了職位及資產,亦考慮當事人的教育程度及思想涵養,較看重精神上的層次。而美國的中產階級則指向社會裡的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靠個人努力達成「美國夢」的青年。有了自置物業、代步車、美滿家庭及寵物狗,便已是穩打穩紮的中產了。

個人認為,儘管人與人之間的財富是有差距,但靠刻苦耐勞換取第一桶金的人士,都是值得社會欣賞的。即使他們愛以中產階級自居,也是表揚自己的努力而已,我們為何不替人家高興一下,反而要挖苦別人口中的中產定義?除了出於妒忌心,我更覺得是貧富不均的社會,觸動了羣體間的神經、拉扯了彼此的關係。資本主義的社會,致使少部分人的資產暴漲。少數者的「財務成功」,令本身生活十分正常的市民,突然變得好像很匱乏似的。我們急於要在資產上追趕別人,只要慢了一點,便不能踏上中產階級的尾班船。我們都怕成為落後的一群,如果成不了中產,就有危機跌入貧窮這個階層。這種情意結,致使我們變得焦慮、敏感。透過挑戰他人的中產定義,自己好像便能獲得多一點的安全感。

既然每人的理財態度、家庭負擔及生活要求都不一樣,把自己的「中產概念」硬塞到別人身上,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我們或許也見過,Facebook上有些人的炫耀行為,如豪裝新屋、換名廠新車、去貴價旅遊等,但卻甚少見過當事人發表對時事社會的關注,亦從未捐款或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這種中產的生活理念,恐怕只是另一種貧窮吧。

大家對中產有甚麼看法呢?最近拜年時又有特別的經歷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P.S. 預祝大家明天情人節快樂!和家人/伴侶度過美好的時光。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英倫之旅 - 分享當地朋友的社經體驗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丶猴年賺多哋!小妹二月初曾到倫敦旅遊,逛了一些名勝古蹟。但更難得的是,我有機會拜訪當地的友人。其中兩位是我以前北京讀書時的校友,而另外一位則是香港的舊教友。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對華人在倫敦的生活狀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舊教友的丈夫是英藉香港人,他們結婚沒多久,她的丈夫便由香港轉往倫敦工作。於是,舊教友亦報讀相關的英文試及申請Visa,到了倫敦會合丈夫後,也在當地找到銀行的職位。兩囗子的工作及生活都十分如意,城市的機會多,身邊的同事也是不同國籍的人士,沒什麼種族歧視,所以他們亦有打算在英國長期定居。

他們惟一要應付的,便是長遠的居住需要。暫時,他們在Paddington(倫敦的zone 1地區)租了一個單位,月租約為1500英鎊。然而,業主最近常在周末期間,帶新客上門睇樓,似是有意找新買家或新租戶,此舉令舊教友及她的丈夫甚為困擾。由於她的老公有英國居民身分,所以他們亦打算申請當地的help to buy計劃,以5%的首期置業。

和舊教友午膳之後,她便和丈夫前往睇樓。Help to buy計劃涵括的樓宇,多為偏遠且交通不便的地區。但他倆心儀的,便是一個坐落於新火車站附近的社區,不僅交通便利,且有升值潛力。一房單位約為二十多萬英鎊起跳,而二房單位的售價則最少三十多萬英鎊。Help to buy的推荐單位數量本已不多,而對有意生育的夫婦來說,二房單位自然更為搶手。所以舊教友也是採取觀望的態度,當然,我亦祝福她及丈夫盡快找到心頭好丶一錘定音!畢竟,當地的人均稅率已達四成,再加上每月付的貴租,實在對辛勤工作的人太不值了,所以自置物業方為上策。

而我兩位北京大學的舊同學,一位是新華社的記者,最近拿取政府的獎學金往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修讀傳媒碩士;而另一位同學,她在北京本校取得經濟博士後,便跟隨丈夫往倫敦生活,她亦有在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一些本科生課程。該校的中國學生數目龐大,當她教授基本的英國房地產課程時,禮堂內的本地人往往不夠中國人多呢。

跟舊教友不同的是,這兩位同學長期留英的意欲不高。其中一位畢業後要返回新華社工作,而另一位同學及其夫婿都為獨生子女,所以將來想回京照顧父母。在我眼中,他們對倫敦的歸屬感都不高。他倆身為年輕學者/學生,每月的津貼約為一千多英鎊,扣掉七百多的房租後,生活並沒有太多物質享受。以「海歸」的身分回國,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工作選擇。

當然,我認識的倫敦華人𣎴多,所以上述只是一些偏隘的個人分享。然而,我欣賞友人們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勇敢往外國實踐夢想。他們並非富二代出身,所以生活上一切的所得,都是靠個人努力打拼得來的。每次和海外的華人聊天交流,都帶給我新的衝擊。我亦衷心祝福他們前程似錦,生活愈來愈美好!

大家近期有特別的旅遊經歷嗎?和當地人有深刻的交流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