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在即,小妹反思一整年的投資及儲蓄表現。股票方面,將延續以往的月供内銀計劃,繼續沉悶地收息。儲蓄方面,今年的平均額度為月收入的50%,較上年退步不少,主要原因是多了日常用品、開支等由我一人負擔,減少依賴家人。樓宇方面,我的身份只是自住,並無租金等收入,而我和親人也很久沒去銀行估價。可能大家隨著年齡增加,思想上較豁達了,希望能做到"心中無股/心中無樓"的境界。新聞及消息,我們還是會定期留意,但只要經濟狀況及基本因素没大轉變,我們都傾向保持原有的portfolio。至於身家數字的細微變化,還是採取一點"距離就是美"的態度吧,check得太密實在好冇癮呢!(只知道跟各大大bloggers們真的相差甚遠…)
總結一年,香港的經濟環境也屬多事之秋,尤其是樓市方面。小妹參考了晴報專欄作者Denise今天刊登的作品(www.skypost.hk/column/Denise/007003003008/10件無殼蝸牛記得的事/201116),轉載她列舉的十大地產新聞:
"1.年初政府宣布將煥然壹居「變種」,由樓換樓項目改為資助房屋;年尾更一度話月入6萬嘅單身人士可申請,後因爭議過大,先將入息上限下調至3萬。
2.湯文亮發表「細價樓爆煲論」,指坊間暗藏加按物業、甚至四按樓,仲輸賭細價樓3個月內爆煲,最終預言無成真,搞到佢要喺福臨門找數請食飯。
3.金管局出招,包括將700萬以下物業按揭成數由七成收緊至六成,唔少上車客失預算暫緩買樓。
4.大劉囝囝劉鳴煒叫月入萬五蚊嘅後生仔睇少啲戲、去少啲日本儲首期,言論惹來熱議。
5.超購61倍嘅新居屋揀樓,但反應差過預期,超過2個月先將2,160個單位沽清,逾半綠表中籤者甩底。
6.香港樓價貴到「揚威」海外,以按年19%嘅升幅登上萊坊《全球樓價指數》榜首。
7.新盤市場由200呎以下細單位主導,尖沙咀AVA 62嘅151呎開放式單位,更被指係20年來最袖珍新盤。
8.樓市第三季轉勢!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十月整體住宅樓價指數按月跌1.11%,係19個月來首度下跌。
9. 11名原居民將丁權以230萬元賣畀發展商,被判囚2年半至3年,鄉議局話會上訴,事件被稱為「套丁案」。
10.美國聯儲局近10年來首次加息0.25厘,零息時代告終,樓價有望下跌。"
十件新聞當中,我認為湯文亮及劉鳴煒的言行最觸動到香港小市民的神經。前者的細價樓爆煲論,引起了不少收租者及新晉業主的反感,假如湯先生的預計準確,這兩類人士將面臨負資產甚至銀主盤的威脅。而劉富二代提及的上車方式,亦普遍被認定為脱離現實。僅靠月儲五千元、不旅行、不看電影的生活方式,暫時仍未見過有公開的成功個案呢!雖則湯文亮的口吻較狂妄,但對一眾鄙視"父幹"的年輕人來說,有強勁後台的劉鳴煒,明顯是更大的眼中釘呢。
另一件我覺得也有新聞價值的事,就是董建華先生蠢蠢欲動的政制改革。他成立團結香港基金,又拉攏朝中一班有料官員,更聲稱以八成香港人做業主為房屋政策的長遠目標。然而,董先生畢竟垂垂老矣,他旗下的班底未來能否成氣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未知大家覺得今年最轟動的經濟/樓市大事又是甚麼呢?歡迎在此分享一下。謹此祝願你們每一位,在新的一年繼往開來,投資、事業、家庭、愛情樣樣都得意!恭喜恭喜:)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從鄧景輝的輕生事件,反思部分樓市好友的態度
在剛過去的聖誕佳節,相信大家都對亞視前主播鄧景輝先生的墮樓新聞印象尤深。不少香港市民都為他的過身感到婉惜,並透過網絡渠道表達悼念之情及對其家人的慰問。正當小妹亦感到人間温暖的時候,一個地產論壇的帖子卻引起了負面的迴響。
這個名為" 租租死者鄧景輝 - 討論西環單位及太古城凶宅"的帖子,表面上是轉發本地新聞,但發帖者卻加上了自己的評價。他指出死者鄧先生在SARS後期以百多萬蝕讓自住單位,如一直留至現在,應可升值至六百萬左右。另鄧先生租住的太古城單位,其業主將因住客自殺而背負凶宅的代價,損失惨重。
帖子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網民的反感。他們批評發帖者的言行等同向死者抽水,對他及其家屬大為不敬,不少留言都要求版主刪帖。然而,也有少量的好友支持發帖者,認為他只是客觀地議事論事,討論樓市價格的變化而已。
當我對此事再深思後,得出的結論是: 討論樓市、股票等的數據本身並無問題,但絕不應對別人(尤其是剛逝世的人)作出人身攻擊。正如現在接近年尾,我們一眾bloggers也會列舉今年投資、收息的數目或百分比變化。這都是出於善意的分享和互相的切磋,能藉此鼓勵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算是美事一樁吧!但是,上述的發帖者挖取輕生者的投資失敗事件,並諷刺他的行為不智,這對鄧先生的遺孀及兒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我不反對那些樓市硬好的立場,但利用別人的難關,來突顯自己的財商,恐怕有些勝之不武吧!
香港過往數十載的「獅子山精神」, 見證了不少前輩的努力。很多沒有父幹的市民,真的靠自己奮鬥及拼搏去掙取現有的資產,包括股票、收租樓及公司股權等。很不幸地,在成功的背後,他們當中有部分人卻變得更刻薄、更自私了。當見到較潦倒的同輩時,便認為這些人一定是不夠努力,又或是不夠自己聰明。他們可能忘記了,任何成功的因素都包括一定程度的幸運。如我們身邊有人遇上財務問題、投資失利等,我們第一樣要做的便是開解及勉勵他們,而絕非挖苦他們的不幸經歷。
鄧先生輕生的消息之所以令人錯諤,原因是他死前並無任何抑鬱的徵狀,就連参加公司的聖誕派對時也是笑面迎人的,大家都想不到他第二天便自尋短見。這也令我想到,我們每天身邊碰到的人,可能表面上都沒有異樣,但現實生活中卻面對着龐大的經濟、工作或心理壓力。我們這一羣財務bloggers, 尚且有網誌這個渠道去抒發情緒,然而有些人卻連找聆聽的對象都十分困難,又或因面子問題而不敢向親友傾訴。我有點天真地想,身為bloggers的我們,其實也可多鼓勵讀者分享自身的問題。我們不一定能直接幫助他們,但最少能分憂及提議解决分法。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是對抑鬱症100%免疫的,今天你願意去關懷別人,分分鐘可能拯救一顆寶貴的生命呢。
隨筆至此,我想表達對鄧先生家人的祝福。希望死者早登極樂,亦祝願他的妻兒節哀順變,重過新生活。在2016的新一年,也寄望香港人可活得更輕快、更有盼望,不會再有輕生事件或嚴重的意外發生。
未知大家對新一年又有何展望?你們又會如何協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呢?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小妹再次祝大家2016年萬象更新、心想事成呢:)
這個名為" 租租死者鄧景輝 - 討論西環單位及太古城凶宅"的帖子,表面上是轉發本地新聞,但發帖者卻加上了自己的評價。他指出死者鄧先生在SARS後期以百多萬蝕讓自住單位,如一直留至現在,應可升值至六百萬左右。另鄧先生租住的太古城單位,其業主將因住客自殺而背負凶宅的代價,損失惨重。
帖子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網民的反感。他們批評發帖者的言行等同向死者抽水,對他及其家屬大為不敬,不少留言都要求版主刪帖。然而,也有少量的好友支持發帖者,認為他只是客觀地議事論事,討論樓市價格的變化而已。
當我對此事再深思後,得出的結論是: 討論樓市、股票等的數據本身並無問題,但絕不應對別人(尤其是剛逝世的人)作出人身攻擊。正如現在接近年尾,我們一眾bloggers也會列舉今年投資、收息的數目或百分比變化。這都是出於善意的分享和互相的切磋,能藉此鼓勵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算是美事一樁吧!但是,上述的發帖者挖取輕生者的投資失敗事件,並諷刺他的行為不智,這對鄧先生的遺孀及兒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我不反對那些樓市硬好的立場,但利用別人的難關,來突顯自己的財商,恐怕有些勝之不武吧!
香港過往數十載的「獅子山精神」, 見證了不少前輩的努力。很多沒有父幹的市民,真的靠自己奮鬥及拼搏去掙取現有的資產,包括股票、收租樓及公司股權等。很不幸地,在成功的背後,他們當中有部分人卻變得更刻薄、更自私了。當見到較潦倒的同輩時,便認為這些人一定是不夠努力,又或是不夠自己聰明。他們可能忘記了,任何成功的因素都包括一定程度的幸運。如我們身邊有人遇上財務問題、投資失利等,我們第一樣要做的便是開解及勉勵他們,而絕非挖苦他們的不幸經歷。
鄧先生輕生的消息之所以令人錯諤,原因是他死前並無任何抑鬱的徵狀,就連参加公司的聖誕派對時也是笑面迎人的,大家都想不到他第二天便自尋短見。這也令我想到,我們每天身邊碰到的人,可能表面上都沒有異樣,但現實生活中卻面對着龐大的經濟、工作或心理壓力。我們這一羣財務bloggers, 尚且有網誌這個渠道去抒發情緒,然而有些人卻連找聆聽的對象都十分困難,又或因面子問題而不敢向親友傾訴。我有點天真地想,身為bloggers的我們,其實也可多鼓勵讀者分享自身的問題。我們不一定能直接幫助他們,但最少能分憂及提議解决分法。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是對抑鬱症100%免疫的,今天你願意去關懷別人,分分鐘可能拯救一顆寶貴的生命呢。
隨筆至此,我想表達對鄧先生家人的祝福。希望死者早登極樂,亦祝願他的妻兒節哀順變,重過新生活。在2016的新一年,也寄望香港人可活得更輕快、更有盼望,不會再有輕生事件或嚴重的意外發生。
未知大家對新一年又有何展望?你們又會如何協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呢?歡迎在此分享一下,小妹再次祝大家2016年萬象更新、心想事成呢:)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從1959年的聖誕大餐,看香港的通漲威力
佳節來臨,大家除了互相恭賀及出街慶祝外,一眾網友亦上載了跟聖誕有關的趣聞。其中一張則是1959年時,一間位於太子道的"愛丁堡餐室"刊登的聖誕大餐廣告,每位入場者皆可享用以下十項美食:
1. 牛油餐包
2. 橙籃咯嗲
3. 雞茸燕窩
4. 衞星石班
5. 燒西冷扒(約士布丁、蔬根汁)
6. 火雞火腿(金比利梳示)
7. 葡汁四蔬
8. 聖誕布丁(擂生汁)
9. 合時生菓
10. 希路咖啡
這份豐富的大餐,收費是每人5.9元。原來約六十年前,香港地的佳節晚餐是如此便宜的,連十蚊都唔使! 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5.9元,因為那個年代的基層收入,一個月大概是2-3元。即是說,一般的市民如想在聖誕光顧這間餐廳,要先努力儲兩個月的薪金先有得傾!
換轉是2015年的今日,如果要用兩個月的基本月薪(約二、三萬元)去幫襯一個聖誕大餐,恐怕會被笑是傻的吧!但僅僅六十載,一個豪華的佳節晚餐,售價已貴了約4至5000倍,令人不得不驚奇於銀紙的通漲能力。如果我們只靠儲蓄現金作投資手段,六十年後的生活會如何?恐怕不敢想像吧!
小妹身邊的一位醫務界朋友,薪高厚職,但卻從未試過投資股票,她的原因是害怕蝕錢,所以只用定存儲蓄的方法。當然,她的人工高,亦有政府的長俸,所以不用憂慮退休後的生活。但像我們這些條件較一般的人,想純粹靠cash來應付數十年後的退休生活,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普天同慶的同時,我們可再反思一下今個年度的投資及儲蓄表現,以迎接更豐盛的2016年。小妹在此謹祝各位bloggers及你們的家人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1. 牛油餐包
2. 橙籃咯嗲
3. 雞茸燕窩
4. 衞星石班
5. 燒西冷扒(約士布丁、蔬根汁)
6. 火雞火腿(金比利梳示)
7. 葡汁四蔬
8. 聖誕布丁(擂生汁)
9. 合時生菓
10. 希路咖啡
這份豐富的大餐,收費是每人5.9元。原來約六十年前,香港地的佳節晚餐是如此便宜的,連十蚊都唔使! 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5.9元,因為那個年代的基層收入,一個月大概是2-3元。即是說,一般的市民如想在聖誕光顧這間餐廳,要先努力儲兩個月的薪金先有得傾!
換轉是2015年的今日,如果要用兩個月的基本月薪(約二、三萬元)去幫襯一個聖誕大餐,恐怕會被笑是傻的吧!但僅僅六十載,一個豪華的佳節晚餐,售價已貴了約4至5000倍,令人不得不驚奇於銀紙的通漲能力。如果我們只靠儲蓄現金作投資手段,六十年後的生活會如何?恐怕不敢想像吧!
小妹身邊的一位醫務界朋友,薪高厚職,但卻從未試過投資股票,她的原因是害怕蝕錢,所以只用定存儲蓄的方法。當然,她的人工高,亦有政府的長俸,所以不用憂慮退休後的生活。但像我們這些條件較一般的人,想純粹靠cash來應付數十年後的退休生活,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普天同慶的同時,我們可再反思一下今個年度的投資及儲蓄表現,以迎接更豐盛的2016年。小妹在此謹祝各位bloggers及你們的家人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你會當自己是職場上的一隻股票嗎?
可能臨近年尾,很多人都有意待拿到花紅後便辭職跳槽。工作了一整年,人事、薪酬及待遇等,香港人都難免積聚了不少怨氣。小妹最近看一些職場論壇的分享,想轉發以下的網帖予大家思考一下:
「其實打工仔就好似一隻股票咁,初初出黎既時候,無人知你將來會係變成一間藍籌,定係最終停牌架嘛,咁梗有d 人會買黎搏下。但慢慢啦,十年啦,你係咪真係掂就已成定局,前景好既,自然有好高市盈率,所以會做到份人工高,又有晉升機會既工。相反啦喎,咁就梗係人拋我拋,仲有人肯要就已經好好,仲求咩?
個個人唔掂都怪自己遇唔到伯樂,但有無諗過自己係咪千里馬? 我就諗過啦,雖然做埋d 二打六野係唔開心,但可以做既唔係搵過份工,憤世嫉俗,而係調整自己心態,明白自己已經係呢個人力市場上既loser,所以求其有份工已經好好。同事俾下難野做,唔單只唔可以唔開心,相反仲要好cheerful 咁接受任務,努力做好下把位,因為自己成為職場loser,自有原因,我諗每個loser 其實心裡面都知自己衰乜,只係唔想面對。
好似我咁,入左個行頭唔掂,其實一早知,我前公司流失率係三成,但自己每幾年就升一次職,貪圖呢d 假象,幻想自己可以長做,但其實點會呢? 做夠五年,公司知我走唔到,人工又去到咁上下,仲唔開始做野想我自己走? 當然我可以賴死,但自己又唔抵得上司既黑面,學人走,以為搵到份好工,又唔理新行業行情,果陣都有人同我講新行業超辛苦,自己又自視過高,覺得長工時無問題,但結果朝九至凌晨,自己又捱唔住,結果淪為外判大打雜,怪得邊個呢? 其實係自己衰。就算呢份外判工,一開始都俾人話手腳慢,好彩係外判,人地覺得再請都差唔多先有得做,轉工? 隨時12k 都俾人嫌學野慢俾人炒呀。」
每位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年青人,都會對以上的描述感同身受。即使明知選錯了行業、覺得職場環境不合適自己,但卻難以逃離這種困境。為了維持生計,每天都要營營役役地在七時多起床,就是因為一份不喜歡亦沒有興趣的工作。這一份無力感,我大概是理解的。小妹已離開office良久,真的沒有資格去評論這種狀況。但當事人與其把自己視為一隻貶值的股票,不如嘗試用一些積極的方法去reboot人生吧。
一般來說,Admin工種不算是理想的長遠職業。若當事人暫時仍不清楚想轉的行業,不妨先尋求專家的意見。勞工處的就業服務主任、獵頭公司及人力資源界的朋友,都是咨詢意見的好對象。當事人亦可做就業方面的人格測試,了解自己的長處及短處,再考慮如何把現在的技能應用在新的行業上。有計劃地籌謀進修、定期更新個人CV及多爭取新的面試機會,都是良好的開始。即使未能立即轉到心儀的工作,當事人亦有為未來的發展播下種子,肯定比現在的自怨自艾好。
做義工亦是輔助的方法。這不但是免費的活動,而且能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根據Linkedin網站的研究,弱聯繫(weak ties)往往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工作機會。不少專業人士協會都有各自的附屬義工隊伍,只要有策略地搜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再嘗試加入他們的義務工作,便能讓更多人了解你的特質與優點,說不定對自己將來的事業會有所幫助。更重要的是,義工服務能讓我們培養感恩的心,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如熟悉電腦office操作的,也可在勞工處義務教導更生計劃的人士,讓他們重新學習職場技能。看到別人的努力,也能鼓勵自己更上一層樓呢。
職業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但卻不是惟一。我們的生活目標,大致上可分為external goals及internal goals兩種。External goals是指個人能力較難直接控制的範疇,如職場發展、能否致富等。而internal goals則是指個人能力較易駕馭的東西,如身體健康、親友關係等。當工作際遇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可提醒自己:有很多外在的環境因素,都不是一時三刻能立刻改變的。這時候,我們更應做好自己的internal goals,如多陪伴家人、勤做運動等。當生活有其他的寄託及依靠,便不至於因工作關係而賠上太多的精力、情感了。
職場的發展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運氣更是難以捉摸的因素。然而,恆常地儲蓄及投資,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靠努力實踐的目標。時間都大家都是公平的,只要盡早開展理財之路、做到先甜後苦(delayed gratification)及善用複息效應,任何一個工作十年後的青年人,都可以嘗到成功的滋味,而這跟他的薪酬多寡是没有直接的關係的。
人的可能性是無限的,所以我不鼓勵任何人以股票來定義自己在職場上的地位。工作無分貴賤,能做到一天比一天進步,便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歡迎在此留言分享一下呢:)
「其實打工仔就好似一隻股票咁,初初出黎既時候,無人知你將來會係變成一間藍籌,定係最終停牌架嘛,咁梗有d 人會買黎搏下。但慢慢啦,十年啦,你係咪真係掂就已成定局,前景好既,自然有好高市盈率,所以會做到份人工高,又有晉升機會既工。相反啦喎,咁就梗係人拋我拋,仲有人肯要就已經好好,仲求咩?
個個人唔掂都怪自己遇唔到伯樂,但有無諗過自己係咪千里馬? 我就諗過啦,雖然做埋d 二打六野係唔開心,但可以做既唔係搵過份工,憤世嫉俗,而係調整自己心態,明白自己已經係呢個人力市場上既loser,所以求其有份工已經好好。同事俾下難野做,唔單只唔可以唔開心,相反仲要好cheerful 咁接受任務,努力做好下把位,因為自己成為職場loser,自有原因,我諗每個loser 其實心裡面都知自己衰乜,只係唔想面對。
好似我咁,入左個行頭唔掂,其實一早知,我前公司流失率係三成,但自己每幾年就升一次職,貪圖呢d 假象,幻想自己可以長做,但其實點會呢? 做夠五年,公司知我走唔到,人工又去到咁上下,仲唔開始做野想我自己走? 當然我可以賴死,但自己又唔抵得上司既黑面,學人走,以為搵到份好工,又唔理新行業行情,果陣都有人同我講新行業超辛苦,自己又自視過高,覺得長工時無問題,但結果朝九至凌晨,自己又捱唔住,結果淪為外判大打雜,怪得邊個呢? 其實係自己衰。就算呢份外判工,一開始都俾人話手腳慢,好彩係外判,人地覺得再請都差唔多先有得做,轉工? 隨時12k 都俾人嫌學野慢俾人炒呀。」
每位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年青人,都會對以上的描述感同身受。即使明知選錯了行業、覺得職場環境不合適自己,但卻難以逃離這種困境。為了維持生計,每天都要營營役役地在七時多起床,就是因為一份不喜歡亦沒有興趣的工作。這一份無力感,我大概是理解的。小妹已離開office良久,真的沒有資格去評論這種狀況。但當事人與其把自己視為一隻貶值的股票,不如嘗試用一些積極的方法去reboot人生吧。
一般來說,Admin工種不算是理想的長遠職業。若當事人暫時仍不清楚想轉的行業,不妨先尋求專家的意見。勞工處的就業服務主任、獵頭公司及人力資源界的朋友,都是咨詢意見的好對象。當事人亦可做就業方面的人格測試,了解自己的長處及短處,再考慮如何把現在的技能應用在新的行業上。有計劃地籌謀進修、定期更新個人CV及多爭取新的面試機會,都是良好的開始。即使未能立即轉到心儀的工作,當事人亦有為未來的發展播下種子,肯定比現在的自怨自艾好。
做義工亦是輔助的方法。這不但是免費的活動,而且能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根據Linkedin網站的研究,弱聯繫(weak ties)往往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工作機會。不少專業人士協會都有各自的附屬義工隊伍,只要有策略地搜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再嘗試加入他們的義務工作,便能讓更多人了解你的特質與優點,說不定對自己將來的事業會有所幫助。更重要的是,義工服務能讓我們培養感恩的心,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如熟悉電腦office操作的,也可在勞工處義務教導更生計劃的人士,讓他們重新學習職場技能。看到別人的努力,也能鼓勵自己更上一層樓呢。
職業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但卻不是惟一。我們的生活目標,大致上可分為external goals及internal goals兩種。External goals是指個人能力較難直接控制的範疇,如職場發展、能否致富等。而internal goals則是指個人能力較易駕馭的東西,如身體健康、親友關係等。當工作際遇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可提醒自己:有很多外在的環境因素,都不是一時三刻能立刻改變的。這時候,我們更應做好自己的internal goals,如多陪伴家人、勤做運動等。當生活有其他的寄託及依靠,便不至於因工作關係而賠上太多的精力、情感了。
職場的發展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運氣更是難以捉摸的因素。然而,恆常地儲蓄及投資,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靠努力實踐的目標。時間都大家都是公平的,只要盡早開展理財之路、做到先甜後苦(delayed gratification)及善用複息效應,任何一個工作十年後的青年人,都可以嘗到成功的滋味,而這跟他的薪酬多寡是没有直接的關係的。
人的可能性是無限的,所以我不鼓勵任何人以股票來定義自己在職場上的地位。工作無分貴賤,能做到一天比一天進步,便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歡迎在此留言分享一下呢:)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財務路上的怠倦感
追求財務自由的路,往往是既漫長又無聊的。除了持之以恆地儲蓄及投資,我們能做到的實在不多。雖然户口的成果應一天比一天豐盛,但有時真的會忍不住納悶:難道我真的要日復一日地等待嗎?難道要過幾十年這樣的日子,我才可嘗到成功的一點點果實?其實小妹認為,財務自由及提早退休等理想,只是人生路沿途的一個里程碑,絕不應是我們生存的主要目標。當這種鬱悶的情緒反復地出現時,便可從以下四個角度,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開始失衡:
1. 你訂立的理財目標是否太高?
一百萬、一千萬、甚至一億…財務自由的理想額度因人而異,所以很難說超過什麼數字便算不好。但畢竟每人的資質、背景及際遇都不同,訂立的目標若太不切實際,就會帶來反面的效果。一個剛出來工作的年輕人,可根據薪金的固定比例,每月作定期的儲蓄投資。如果一開波就指定要儲夠月薪百倍的身家,那只會為自己帶來龐大的壓力。其實投資的額度,可按自己工作的升遷及生活的實際需要,按年調整一下。而且不要忘記,疾病、家庭等的應急需要,往往會影響某個時段的儲蓄率。對自己寬容一點,當財務表現不達標時,先反思背後的真正原因,想想究竟是外在因素還是個人問題。假如理財目標真的訂得太高,不妨調低一下自己的預測,絕對不需因内疚而刻意懲罰自己。
2. 你有其他的興趣及嗜好嗎?
我深信理財是人生的哲學,但卻不是人生的唯一。我們之所以渴望財務自由,是為了想有更多精力追求其他的夢想,和花更多時間在陪伴親友上。如果除了財富以外,人生便沒有其他重心,那頂多只是攬着一大舊錢過世而已。嘗試開放自己的心胸,多了解及掌握新的技能、多培養一些淘冶性情的嗜好,你的日子自然會過得更有意義。世界很大,除了管理財務外,還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新事物。 為了儲錢而慳飲儉食、斷絕社交,更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千萬不要學呢!
3. 你是否太緊貼市況了?
有些人可能每日都會登入自己的儲蓄、投資户口,看看股市升跌,甚至用銀行的網站查詢自住物業的估價變化...這種經常性檢查自己身家的行為,在我眼中近乎是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強迫性病症)。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能左右環球大市的方向,自身能做的,就是守紀律及培養良好的情商。為了個人能力改變不到的經濟因素,而賠上每天平靜的心情,值得嗎?小妹月供股票後,也沒有在家中的電腦安裝Java, 每逢想查詢户口的變化,就一定要親身用銀行分行的電腦。假如你家中有太多的財經apps及工具,不妨可考慮detox一下。
4. 你生活中是否有其他的潛在的壓力?
工作、家庭、婚姻…人生的壓力數之不盡,亦避無可避。充裕的錢財可幫助舒緩部分問題,但卻解决不了生活中所有的困難。就如一個與家人相處不和陸的少年人,金錢是可幫助他搬出外面獨立生活,但卻不能直接修補他與親人破碎的關係。假如你習慣以金錢掩飾問題,那之後每次遇到更大的難關,你便有可能繼續麻醉自己,心想只要擁有更多的財富,新的難題自然又能迎刃而解。當你理財的壓力,是源自於生活中的不滿及困擾,那便應從問題的根源著手,而非依賴金錢為萬寧丹了。
理財的路並非一凡風順,偶爾覺得疲累、甚至沮喪也是人之常情。但我們絕不應鑚牛角尖,更不應視財富為人生的唯一。有時走開一下、豁達一些,反而會有新的得著呢!
大家的財務路上又走得如何?你們試過有特別的感受和經歷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1. 你訂立的理財目標是否太高?
一百萬、一千萬、甚至一億…財務自由的理想額度因人而異,所以很難說超過什麼數字便算不好。但畢竟每人的資質、背景及際遇都不同,訂立的目標若太不切實際,就會帶來反面的效果。一個剛出來工作的年輕人,可根據薪金的固定比例,每月作定期的儲蓄投資。如果一開波就指定要儲夠月薪百倍的身家,那只會為自己帶來龐大的壓力。其實投資的額度,可按自己工作的升遷及生活的實際需要,按年調整一下。而且不要忘記,疾病、家庭等的應急需要,往往會影響某個時段的儲蓄率。對自己寬容一點,當財務表現不達標時,先反思背後的真正原因,想想究竟是外在因素還是個人問題。假如理財目標真的訂得太高,不妨調低一下自己的預測,絕對不需因内疚而刻意懲罰自己。
2. 你有其他的興趣及嗜好嗎?
我深信理財是人生的哲學,但卻不是人生的唯一。我們之所以渴望財務自由,是為了想有更多精力追求其他的夢想,和花更多時間在陪伴親友上。如果除了財富以外,人生便沒有其他重心,那頂多只是攬着一大舊錢過世而已。嘗試開放自己的心胸,多了解及掌握新的技能、多培養一些淘冶性情的嗜好,你的日子自然會過得更有意義。世界很大,除了管理財務外,還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新事物。 為了儲錢而慳飲儉食、斷絕社交,更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千萬不要學呢!
3. 你是否太緊貼市況了?
有些人可能每日都會登入自己的儲蓄、投資户口,看看股市升跌,甚至用銀行的網站查詢自住物業的估價變化...這種經常性檢查自己身家的行為,在我眼中近乎是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強迫性病症)。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能左右環球大市的方向,自身能做的,就是守紀律及培養良好的情商。為了個人能力改變不到的經濟因素,而賠上每天平靜的心情,值得嗎?小妹月供股票後,也沒有在家中的電腦安裝Java, 每逢想查詢户口的變化,就一定要親身用銀行分行的電腦。假如你家中有太多的財經apps及工具,不妨可考慮detox一下。
4. 你生活中是否有其他的潛在的壓力?
工作、家庭、婚姻…人生的壓力數之不盡,亦避無可避。充裕的錢財可幫助舒緩部分問題,但卻解决不了生活中所有的困難。就如一個與家人相處不和陸的少年人,金錢是可幫助他搬出外面獨立生活,但卻不能直接修補他與親人破碎的關係。假如你習慣以金錢掩飾問題,那之後每次遇到更大的難關,你便有可能繼續麻醉自己,心想只要擁有更多的財富,新的難題自然又能迎刃而解。當你理財的壓力,是源自於生活中的不滿及困擾,那便應從問題的根源著手,而非依賴金錢為萬寧丹了。
理財的路並非一凡風順,偶爾覺得疲累、甚至沮喪也是人之常情。但我們絕不應鑚牛角尖,更不應視財富為人生的唯一。有時走開一下、豁達一些,反而會有新的得著呢!
大家的財務路上又走得如何?你們試過有特別的感受和經歷嗎?歡迎在此分享一下:)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如何把握沒有父幹的人生
早前閱讀博客時,見到自由一千萬兄分享的一則漫畫, 内容大概是說各自在富有家庭和貧窮家庭成長的小孩, 因教養方式與資源分配的差別,兩名孩子長大後的發展亦截然不同。 貧富亦有隔代遺傳的特質,一個人要靠自身的努力來克服貧困環境, 將會變得愈來愈艱難。
無獨有偶,外國媒體The Atlantic上月底亦刊登了一篇名為"Why So Many Minority Millennials Can't Get Ahead"的文章,内容描述不少黑人、拉丁裔的家庭後代, 平均獲得的經濟資源較少,但背負的家庭財政擔子卻較大。 正如文中的作者Mel Jones, 她畢業後積極工作,亦建立了一個"house fund"打算儲蓄買樓。然而,雙親的財窘情況, 使她被迫不斷從house fund中抽出資金援助家人。 當身邊很多白人同輩得到父母的學貸、房貸資助時, 作者的狀況卻一籌莫展,每次儲到一定的金額時, 便會被突如其來的急事抽乾積蓄。
在彼岸的香港,由於較少有族裔差異或岐視偏見, 所以情況應沒有那麼極端。一般的青年,仍可透過學業進修、 証書培訓等在職場中發展,達到向上流的目的。 但隨着近年本港堅尼系數的攀升, 以及社會中有產及無產的界線變得更堡壘分明,家底稍遜的年輕人, 想追求安居樂業的人生,尚且要付出龐大的心血, 更何況是家庭有持續財政困難、經常面對失業、 疾病打擊的低下階層呢?萬一先天就不幸在惡劣的環境中長大, 那麼這些少年應如何做,才能在缺乏"父幹"的前提下, 為自己創出一片天?
1. 盡早開展兼職生涯,不要等畢業後才開始第一份工
半工讀相信是不少年青人的生活寫照。除了減輕家庭負擔外, 做兼職亦可幫自己累積經驗,成為將來事業的踏腳石。 股神巴菲特也是年幼時透過搜集汽水罐買賣, 初步建立財務及營商的概念。當然,如果是急着要錢的話, 那麼任何M記、KFC的臨時工都不應隨便放過。 但做了一段時期後,便應認真考慮這些工作經驗, 是否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真正的幫助。否則的話, 便可因應自己的技能及專業, 把兼職的性質逐步轉移到對自己更有利的工種上。 而愈早開始做兼職,亦可愈早開始儲蓄投資,這能食盡複息效應呢!
半工讀相信是不少年青人的生活寫照。除了減輕家庭負擔外,
2. 不要害羞,善用身邊的人脈資源
香港雖然是一個資本主義城市,但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是白鴿眼的, 甚至很多前輩都願意協助有困難的後輩。 我不建議家庭有困難的少年隨意向身邊的人借錢, 但他們可好好利用自己的人際網絡,締造更多的工作及發展機會。 在校時,他們可多主動聯繫老師、教授, 義務幫他們做一些雜務或研究工作, 同時亦可大方透露自己的財窘狀況。 當長輩們能從你的義務工作中得知你的上進心, 便自然願意轉介身邊的part-time/ freelance機會給你。當年青人願意多服務、 多貢獻的時候,別人也會愈來愈需要他。當你變得被需要的時候, 還用害怕自己接不夠工作嗎?年青人可培養謙虛、感恩的心, 亦可從身邊的長輩中挑選可靠的人士,邀請他(們) 成為自己的人生教練或職場導師。他們的經驗及分享, 絕對能助你踏上成功之路。
香港雖然是一個資本主義城市,但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是白鴿眼的,
3. 避免競爭人數較多的行業,盡早建立自己的名聲及優勢
社會一般的認知,可能會覺得金融、法律等行業是賺錢的工作, 但表面上風光的職位,背後可能意味着極大的競爭及成本代價。 有些行業的入場門檻不算太高,如不少香港學生也往海外修讀法律、BBA等學士學位, 但相關的吃香職位卻僧多粥少,要成為行内的top tier是很困難的。如果家境較遜的青年選讀這些專業, 更有機會因缺少裙帶關係而失去好工作的入場券。相反, 如採用一點逆向思維,便能察覺本港一些工程、 藍領的職位長期缺人。除掌握專業技能外,只要你的文字溝通、 數理思維做得比一般的同輩更好,即使不是行内的頂尖人物, 其實也有不少的晉升機會了。能夠盡早觀察行内的缺口, 附以自己的才能及建立競爭優勢,便能在事業生涯中跑得更快, 盡早搵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社會一般的認知,可能會覺得金融、法律等行業是賺錢的工作,
4. 嘗試以金錢以外的途徑來協助有需要的親人
我鼓勵大家孝敬親人,但卻絕不鼓勵愚孝。很多有吸毒、 酗酒及賭博癮的家庭,往往會向工作中的下一代索取金錢。 面對這種親人,年輕人應做的不是贈予錢財,反而應尋求政府部門、 非牟利機構的協助,令有問題的家人改過自身, 使他們能靠自己重過正常的生活。如果親人當中有疾病、 過勞的困擾,你亦可義務幫助他們做家務、 接送幼兒和探望病患親戚等等。這樣可助他們騰出時間, 作休息或找兼職之用。即使你沒有直接付出金錢, 對親友的協助卻是既長遠又具建設性的。
我鼓勵大家孝敬親人,但卻絕不鼓勵愚孝。很多有吸毒、
當然,上述的建議是流於表面及較為空泛, 並不能切合每個財困家庭的狀況。但對一個沒有父幹、 負擔較重的年輕人來說,未尚不是一個有益的開始。時間、 技能及良好的心態,絕對是脱貧的三大法寶。 寄望每位少年人都能善用人生資本,不要輕言放棄, 未來的一切都是屬於你們的!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Freelancers最常被問的五大財政難題
這次應該是freelance文章系列的最後一篇了, 寫得多怕大家(包括我)都會悶呢!總括幾年的經驗, 不少人第一次聽到小妹的職業,不但對我的工作性質感到好奇, 而且對我的財務狀況更感到好奇。當然, 人家一般不會直接八卦自己的收入的, 但以下的問題卻是我最常被問到的, 大概能旁敲側擊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吧:
1. 你搵唔搵到食架?
這也是我轉行前慎重考慮過的問題。我本身是全職OL, 補習只是兼職而已。待舊公司約滿後、 而我想嘗試做全職freelancer時, 除了跟補習agent溝通好,將空閒的時段接了新工作外, 其實每星期我仍有去其他公司面試文職的, 這樣的兩手準備令我有後路可選。如是者,過了一、兩個月, 我統計了做全職freelance的收入, 再與所得的文職offer比較,便能更肯定地作出選擇。 當時的我已儲好應急基金,亦獲得家人的同意, 所以便鼓起膽量踏出第一步了。
這也是我轉行前慎重考慮過的問題。我本身是全職OL, 補習只是兼職而已。待舊公司約滿後、
2. 你諗住成世做freelancer?
雖然我很喜歡現時的工作模式, 但也不代表我一輩子都只做自由工作者。 現時的我仍會繼續努力接job、儲蓄及投資, 預期三十歲後會有更可觀的被動收入,我亦有意在未來的十年, 利用股息幫自己報讀碩士及開展心儀的慈善projects。 我對世界仍充滿好奇心,所以工餘也會維持閱讀、聽講座的習慣。 先不論這些活動能否賺錢,「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 希望能為我開拓一些freelance以外的機會吧。
雖然我很喜歡現時的工作模式,
3. 你會申請公屋嗎?
大家都知道沒固定收入的人士(如的士司機)是較容易申請公屋的。 但老實說,我從沒想過要佔用政府的資源。 當香港地仍有不少家庭在等候公屋派位/想用綠表轉居屋的時候, 我這位無兒無女的人為何要跟他們爭呢?這在我眼中是缺德的行為。 而且,我一直傾向集中自己及親人的財力,以房地產、 股票等工具達成財務目標。而申請公屋、騙取資源等做法, 跟本人的理念絕對是背道而馳的。
大家都知道沒固定收入的人士(如的士司機)是較容易申請公屋的。
4. 你會唔會好難儲錢?
當人家知道你是自由工作者,直覺會覺得你的收入時多時少, 跟受薪一族相比,將更難以auto- transfer的方法儲蓄。其實只要謹慎地安排工作, freelancers每月的收入都可以控制在一個range以 内的。我選擇pay myself first, 而不是娛樂購物。小妹最變態的習慣,是會儲集薪資中的支票、 一百元及五百元紙存入户口。當銀包裏長期只有散紙的時候, 便難以有額外金錢作無謂消費了。正因為有定期的儲蓄, 我才能開始月供股票兩年有多。如果我能做到的, 相信大家也可以呢!
當人家知道你是自由工作者,直覺會覺得你的收入時多時少,
5. 你住緊嗰度幾錢租呢?
不是說笑,每當別人知道我有兩個住處的時候, 多會直接彈出這個問題,而不是問我買還是租的。 身為一個没固定收入的自由工作者, 人家作出這樣的假定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也從沒感到納悶。 只是以前的我還會多加解釋,但其實講得多, 即無意中曝露自己的財務數據及資產資料,這可能有潛在麻煩的。 所以現在的我遇到這個問題,都會說一句"如果呢度租既話, 我應該負擔不來",輕輕帶過便算了,畢竟這也是事實嘛!
不是說笑,每當別人知道我有兩個住處的時候,
「食得鹹魚抵得渴」,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便不應再介意別人的看法。 雖然我有時會羡慕在corporate發展的友人, 也欣賞他們付出的努力及成果,但個人而言, freelance的工作性質令我成功戒口, 改善了多年來的敏感痛症,而且每天亦能從小朋友身上學習, 這也是我感恩的地方呢。敬業樂業,是每個行業、 工種都應履行的責任啊。
小妹下期開始會寫新題材的了, 不知大家對freelance有何新的感想或看法呢? 謝謝你們的支持與分享:)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Freelancers - 衣食住行點慳家?
上回講到做自由工作者前要考慮的四大事項, 假如你將來仍有意入行的話, 便需習慣在收入不固定的前提下, 如何在衣、食、住、行之間取得平衡了。
1. 衣
辦公室一般的衣着要求是smart casual, 但現在盛行的fast fashion, 使不少衣物的存放期縮短, 可能穿了一、兩季便開始甩色或變型。如freelancers的工作一般不涉及見客, 平日穿輕便的衣物、甚至運動裝便可 。名牌服裝的費用更是可免則免, 但建議預留一套西服作隆重場合之用。只要保持外型醒目整潔, 其實每逢轉季去一趟Uniqlo或H&M, 已經有很多價廉物美的選擇了。
2. 食
相信做得freelancers的人, 都不會是太追求享受的物質主義者。Fine dining及Open rice, 恐怕是我一輩子也不會深造的範疇呢! 但本人的工作時間不定, 有時亦需跑成日jobs, 所以食無定時變了常見的問題。我的解決之道則是少吃多餐, 盡量挑健康及纖維多的食品。如預料晚上會OT的話, 我亦會帶定一份廿五元的subway素菜長麵包, 貪佢又平又飽肚!
3. 住
以小妹的圈子來說, 暫時仍未見過有自由工作者是獨自一人供樓/租樓的。職業的不固定性較高、而薪金的上升溢價卻較低。樓市旺盛時, 差餉、管理費及租金都變得更昂貨, 所以跟家人/伴侣分擔方是明智之選。如果一定要租工廈的studio作工作室, 那當事人的身份一般應是sole proprietor, 而非freelancer, 因只有以正式老闆才能以營運支出來減少税項。
4.行
這方面的分享頗少。以我所知, 傳統的上班一族有較多機會享受地鐵月票及定時泊車優惠。像我這種經常跑來跑去的自由工作者, 最重要是準時抵達學生的家, 否則便要花額外金錢乘的士以爭取時間了。
衣食住行的支出是定期的, 但在女性角度看, freelance真的可省掉不少的應酬、化妝及冲動消費。請問大家有其他的看法嗎? 歡迎在此分享:)
P.S. 適逢小妹近期生日, 繼續履行慳家本色! 慶祝都是選擇在家中吃蛋糕及BBQ便滿足了, 看來這種既悶又毒的生活還是挺適合我的:)
1. 衣
辦公室一般的衣着要求是smart casual, 但現在盛行的fast fashion, 使不少衣物的存放期縮短, 可能穿了一、兩季便開始甩色或變型。如freelancers的工作一般不涉及見客, 平日穿輕便的衣物、甚至運動裝便可 。名牌服裝的費用更是可免則免, 但建議預留一套西服作隆重場合之用。只要保持外型醒目整潔, 其實每逢轉季去一趟Uniqlo或H&M, 已經有很多價廉物美的選擇了。
2. 食
相信做得freelancers的人, 都不會是太追求享受的物質主義者。Fine dining及Open rice, 恐怕是我一輩子也不會深造的範疇呢! 但本人的工作時間不定, 有時亦需跑成日jobs, 所以食無定時變了常見的問題。我的解決之道則是少吃多餐, 盡量挑健康及纖維多的食品。如預料晚上會OT的話, 我亦會帶定一份廿五元的subway素菜長麵包, 貪佢又平又飽肚!
3. 住
以小妹的圈子來說, 暫時仍未見過有自由工作者是獨自一人供樓/租樓的。職業的不固定性較高、而薪金的上升溢價卻較低。樓市旺盛時, 差餉、管理費及租金都變得更昂貨, 所以跟家人/伴侣分擔方是明智之選。如果一定要租工廈的studio作工作室, 那當事人的身份一般應是sole proprietor, 而非freelancer, 因只有以正式老闆才能以營運支出來減少税項。
4.行
這方面的分享頗少。以我所知, 傳統的上班一族有較多機會享受地鐵月票及定時泊車優惠。像我這種經常跑來跑去的自由工作者, 最重要是準時抵達學生的家, 否則便要花額外金錢乘的士以爭取時間了。
衣食住行的支出是定期的, 但在女性角度看, freelance真的可省掉不少的應酬、化妝及冲動消費。請問大家有其他的看法嗎? 歡迎在此分享:)
P.S. 適逢小妹近期生日, 繼續履行慳家本色! 慶祝都是選擇在家中吃蛋糕及BBQ便滿足了, 看來這種既悶又毒的生活還是挺適合我的:)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做freelancer前, 停一停、諗一諗!
小妹自詡freelancer, 但開博客一個多月來, 竟從未講過做自由工作者的財務及安排, 真係失禮哂! 我打算連續寫幾篇跟自己行業有關的文章, 如大家現在或將來有考慮過做freelancer的, 不介意可参考一下:)
香港盛行企業文化, 要不在公司向上爬, 要不就自己創業殺出一條血路。像我這種自由接工作的人, 並不常見, 有都主要是集中在藝術、設計、攝影等創作行業。但有些人可能在辦公室環境工作久了, 厭惡官僚文化, 又想多些空間及選擇, 便會考慮轉做freelancer。在踏出這一步轉變前, 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大家三思而行。有興趣者亦可先衡量以下四個範疇:
1) 你有足夠的流金流嗎?
國外理財專家建議的應急基金數額, 一般約等於我們六個月的總收入。但大多數的自由工作者, 每月的工作及收入都是不固定的。但家中的開支(包括房貸/租金, 水電媒及伙食費等), 卻是持續不變的支出。如家庭成員包括老人及幼兒, 更要預留額外的流動現金作醫療、教育等用途。因此, 我個人建議freelancers可預留十二個月的薪金作應急基金用途, 如另外有資產作收息、抗通漲之用, 那便更完美了。
2) 你得到家人的支持嗎?
每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以本人及其他一些同行來說, 我們的家人多是傳統的受薪一族。這樣較能起互補作用, 如親人想轉工, 他們待業期間仍有做freelance的家人支撐; 而freelancers收入較浮動的時期, 亦有家人固定的月薪作支持。如家庭財政不穩定甚至巨額欠債的話, 那便應再想想, 這是否轉做自由工作者的時機了。
3) 你有相熟的代理/合作伙伴嗎?
不少轉為全職自由工作者的人, 之稱也做開相關行業的兼職。儲到一定的客人數量時, 他們才會考慮轉行做freelancer。即使熟客的數目不少、工作量穩定, 自由工作者仍可繼續尋找值得信賴的代理及合作伙伴, 以建立長遠的互惠關係。為自己預留多些選擇, 總比等別人選擇自己好吧!
4) 你有好的信貨紀錄嗎?
如果你常濫用信用卡、貸款紀錄雜亂的話, 我不會鼓勵你轉行做freelancer的。由於收入不固定, 所以當事人需執行更嚴謹的財務管理, 儲蓄率甚至要比一般人更高, 才能應付大圍環境的突變。而且銀行對自由工作者的借貸條件要求甚嚴, 如freelancers有意申請大型貸款(eg. 屋宇按揭), 便更應小心每月的現金流, 開設個人名義的小公司及準時交税都是有效的做法。比起其他的受薪一族, 你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財務機構的信任。
上述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十分有限! 請問大家對自由工作者有何看法? 你們又有考慮過將來轉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嗎? 歡迎你們留言分享一下呢, 謝謝:)
香港盛行企業文化, 要不在公司向上爬, 要不就自己創業殺出一條血路。像我這種自由接工作的人, 並不常見, 有都主要是集中在藝術、設計、攝影等創作行業。但有些人可能在辦公室環境工作久了, 厭惡官僚文化, 又想多些空間及選擇, 便會考慮轉做freelancer。在踏出這一步轉變前, 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大家三思而行。有興趣者亦可先衡量以下四個範疇:
1) 你有足夠的流金流嗎?
國外理財專家建議的應急基金數額, 一般約等於我們六個月的總收入。但大多數的自由工作者, 每月的工作及收入都是不固定的。但家中的開支(包括房貸/租金, 水電媒及伙食費等), 卻是持續不變的支出。如家庭成員包括老人及幼兒, 更要預留額外的流動現金作醫療、教育等用途。因此, 我個人建議freelancers可預留十二個月的薪金作應急基金用途, 如另外有資產作收息、抗通漲之用, 那便更完美了。
2) 你得到家人的支持嗎?
每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以本人及其他一些同行來說, 我們的家人多是傳統的受薪一族。這樣較能起互補作用, 如親人想轉工, 他們待業期間仍有做freelance的家人支撐; 而freelancers收入較浮動的時期, 亦有家人固定的月薪作支持。如家庭財政不穩定甚至巨額欠債的話, 那便應再想想, 這是否轉做自由工作者的時機了。
3) 你有相熟的代理/合作伙伴嗎?
不少轉為全職自由工作者的人, 之稱也做開相關行業的兼職。儲到一定的客人數量時, 他們才會考慮轉行做freelancer。即使熟客的數目不少、工作量穩定, 自由工作者仍可繼續尋找值得信賴的代理及合作伙伴, 以建立長遠的互惠關係。為自己預留多些選擇, 總比等別人選擇自己好吧!
4) 你有好的信貨紀錄嗎?
如果你常濫用信用卡、貸款紀錄雜亂的話, 我不會鼓勵你轉行做freelancer的。由於收入不固定, 所以當事人需執行更嚴謹的財務管理, 儲蓄率甚至要比一般人更高, 才能應付大圍環境的突變。而且銀行對自由工作者的借貸條件要求甚嚴, 如freelancers有意申請大型貸款(eg. 屋宇按揭), 便更應小心每月的現金流, 開設個人名義的小公司及準時交税都是有效的做法。比起其他的受薪一族, 你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財務機構的信任。
上述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十分有限! 請問大家對自由工作者有何看法? 你們又有考慮過將來轉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嗎? 歡迎你們留言分享一下呢, 謝謝:)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賭自住樓的感慨
小妹的藍田老家, 隔離本來住了一家五口。屋主的職業不詳, 妻子為新移民。他們有一子一女, 連同嫲嫲在屋苑内居住了十幾年。儘管我跟他們不太熟, 但印象中那位嫲嫲彬彬有禮, 每次見到我們都會主動打招呼。而她的媳婦, 間中也會在走廊搜集舊報紙, 賣給收買佬賺些零錢, 顯得十分節儉。
然而, 約半年前他們無聲無息地搬走了。有一次我經過他們家的門口, 駭然發覺兩張恆生銀行的通告, 標示原户主已遷走, 並交托了該單位予相關代理作拍賣用途...人生經驗不豐富的我, 瞬間也理解到這不是普通的賣樓, 而是住户無力還貸、抵押的自住樓被沒收了, 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銀主盤"!
據我母親說, 近幾個月陸續有人上來睇單位, 亦不乏一些拉着BB車的年輕家庭, 但看的多, 有興趣買的人少。雖說銀主盤的價格有折讓, 一般比其他同類型的單位便宜, 但畢竟中國人迷信風水, 一間住到令自己破產的物業, 又怎會是大部分人的心頭好呢? 而一些專以廉價橫掃銀主盤的投資者, 亦多將這些單位出租獲利, 要佢自己住番喎, 真係no way!
我對舊鄰居的家境不熟悉, 不能評價他們的經濟狀況。但由十幾年前開始居住的物業, 每月的供款額應不會太大, 就算供不起, 也不會今時今日才發覺吧! 假如是自己/家人的工作、健康出現問題, 也大可考慮賣樓以籌集資金。像他們這種非自願性被迫遷的情況, 有機會是業主因投資生意或賭博失敗而造成的後果。
香港人安居樂業的概念根深蒂固, 所以銀主盤的出現尚不算普遍。但令我憂心的是, 近年身邊愈來愈多賣自住樓的個案。我的表哥一家三口, 本來與舅父、舅母同住, 但兩位老人家現在想回鄉下退休了, 便賣走自住單位, 要表哥一家出外租樓。另外, 我認識的一位教會長輩, 今年初也賣了自住居屋, 改與姪兒的一家合租私樓, 希望數年内可排到公屋。雖說樓市有買有賣十分正常, 而户口的數百萬元進帳, 也可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但萬一他們看錯市, 最受影響的, 無疑是年青的下一代。
畢竟鄰居一場, 我也祝福他們能夠重整生活, 經濟上建立更穩定的安全網, 才可一家大細衣食無憂。個人而言, 他們的經歷也值得我去反思。對人家合適的, 對自己卻不見得一定是好的。如大家身邊有特別的賣樓、銀主盤案例, 不介意也可在此分享一下呢:)
然而, 約半年前他們無聲無息地搬走了。有一次我經過他們家的門口, 駭然發覺兩張恆生銀行的通告, 標示原户主已遷走, 並交托了該單位予相關代理作拍賣用途...人生經驗不豐富的我, 瞬間也理解到這不是普通的賣樓, 而是住户無力還貸、抵押的自住樓被沒收了, 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銀主盤"!
據我母親說, 近幾個月陸續有人上來睇單位, 亦不乏一些拉着BB車的年輕家庭, 但看的多, 有興趣買的人少。雖說銀主盤的價格有折讓, 一般比其他同類型的單位便宜, 但畢竟中國人迷信風水, 一間住到令自己破產的物業, 又怎會是大部分人的心頭好呢? 而一些專以廉價橫掃銀主盤的投資者, 亦多將這些單位出租獲利, 要佢自己住番喎, 真係no way!
我對舊鄰居的家境不熟悉, 不能評價他們的經濟狀況。但由十幾年前開始居住的物業, 每月的供款額應不會太大, 就算供不起, 也不會今時今日才發覺吧! 假如是自己/家人的工作、健康出現問題, 也大可考慮賣樓以籌集資金。像他們這種非自願性被迫遷的情況, 有機會是業主因投資生意或賭博失敗而造成的後果。
香港人安居樂業的概念根深蒂固, 所以銀主盤的出現尚不算普遍。但令我憂心的是, 近年身邊愈來愈多賣自住樓的個案。我的表哥一家三口, 本來與舅父、舅母同住, 但兩位老人家現在想回鄉下退休了, 便賣走自住單位, 要表哥一家出外租樓。另外, 我認識的一位教會長輩, 今年初也賣了自住居屋, 改與姪兒的一家合租私樓, 希望數年内可排到公屋。雖說樓市有買有賣十分正常, 而户口的數百萬元進帳, 也可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但萬一他們看錯市, 最受影響的, 無疑是年青的下一代。
畢竟鄰居一場, 我也祝福他們能夠重整生活, 經濟上建立更穩定的安全網, 才可一家大細衣食無憂。個人而言, 他們的經歷也值得我去反思。對人家合適的, 對自己卻不見得一定是好的。如大家身邊有特別的賣樓、銀主盤案例, 不介意也可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當你隨意看不起別人, 便是自己沒落的開始
抱歉今次改的標題語氣較重, 主要是剛才看到一個内地論壇的帖子, 實在有值得令人反思的涵義:
"國慶節爸媽來北京,帶他們逛,吃飯時我爸對著菜單感慨菜咋這麼貴。要走的時候,他說,回家還得抓緊時間掙錢,沒錢是不行。
送完他們,我坐地鐵回去,見有個姑娘,在擠滿人的車廂裡講英語。她戴著耳機,我以為是在打電話,後來才發現是在讀課文。她年紀不小了,總得有三十了吧。在手肘都伸不開的地方,她放聲讀那些中學英語水平的情景會話,全不顧旁人顏色。這讓我有些心酸。
這樣的人不會混得太好。她顯然對她的處境並不明了,也對她該做什麼不太清楚。她急於努力,卻不知道努力的方向,雖然很刻苦,卻於事無補。我吃過這裡邊的苦頭,所以我知道這些。"
心思敏鋭的網友, 第一眼會覺得樓主是輕蔑社會的中低下階層。就因為他們智識水平較弱, 所以連學英語, 都只是徒勞無功的嘗試。但在我看來, 作者未曾熟悉車廂學習者的背景, 便隨意斷定她在城市内混得不好, 這恐怕是狹隘的思維方式, 長遠多半對自己有害。
首先, 憑甚麼一名年過三十的女士, 便不能從基本開始學習生活的技能? 她目前的職業可能不算高尚, 但磨鍊好外語, 正正是助她向上流的第一個機會。她能旁若無人地在車廂内朗讀單詞(當然不應太吵啦), 也能訓練她的自信心及演講擔量。日子有功, 如她能持之以恆, 她未來十年的進展, 肯定比那些只懂在乘車時玩手機的人要强!
再者, 沒有人能一開始便模索到完美的學習方法。如果因為怕尷尬而拒絕由最低做起, 那只會錯失將來進步的機會。死背爛讀當然不行, 但只要有改善的心志, 温習久了便會更清楚自己的弱處、懂得尋求及比較不同的學習途經。就如文中的女士, 也要先記些基本單詞, 下一步才可嘗試更大的挑戰, 如報考英文試、参加以英語溝通的meetup group / language partner program等, 慢慢幫自己升級。
其實, 社會上並非英語頂呱呱、獲高等學歷的人就一定生存得好。只要找到合適的崗位, 便可發揮個人最佳的潛能。我以前補習的一個半山區家庭, 學生的父親間中會過來問我一些英文單詞, 如"North Korea", "at war"等。然而, 你會覺得他是"混得不好"嗎? 他的精力及時間, 並不是用來學語言, 而是花在對他更具生產力的業務上的。
但我們慣以自己的思維來看待別人、輕視他們的短處, 那就等於為自己的未來添加了局限。當我們還在取笑人家不如自己時, 殊不知這其實是龜兔賽跑, 人家逐步改進自身的技能時, 我們卻還在原地踏步。數十年後, 才驀然醒覺我們已成為自己以前曾經看不起的loser。
話說多了, 其實我也可以效法一下這位女士。既然我的財務知識如此薄弱, 那麼明天便開始在車上朗讀財經分析新聞吧:)
"國慶節爸媽來北京,帶他們逛,吃飯時我爸對著菜單感慨菜咋這麼貴。要走的時候,他說,回家還得抓緊時間掙錢,沒錢是不行。
送完他們,我坐地鐵回去,見有個姑娘,在擠滿人的車廂裡講英語。她戴著耳機,我以為是在打電話,後來才發現是在讀課文。她年紀不小了,總得有三十了吧。在手肘都伸不開的地方,她放聲讀那些中學英語水平的情景會話,全不顧旁人顏色。這讓我有些心酸。
這樣的人不會混得太好。她顯然對她的處境並不明了,也對她該做什麼不太清楚。她急於努力,卻不知道努力的方向,雖然很刻苦,卻於事無補。我吃過這裡邊的苦頭,所以我知道這些。"
心思敏鋭的網友, 第一眼會覺得樓主是輕蔑社會的中低下階層。就因為他們智識水平較弱, 所以連學英語, 都只是徒勞無功的嘗試。但在我看來, 作者未曾熟悉車廂學習者的背景, 便隨意斷定她在城市内混得不好, 這恐怕是狹隘的思維方式, 長遠多半對自己有害。
首先, 憑甚麼一名年過三十的女士, 便不能從基本開始學習生活的技能? 她目前的職業可能不算高尚, 但磨鍊好外語, 正正是助她向上流的第一個機會。她能旁若無人地在車廂内朗讀單詞(當然不應太吵啦), 也能訓練她的自信心及演講擔量。日子有功, 如她能持之以恆, 她未來十年的進展, 肯定比那些只懂在乘車時玩手機的人要强!
再者, 沒有人能一開始便模索到完美的學習方法。如果因為怕尷尬而拒絕由最低做起, 那只會錯失將來進步的機會。死背爛讀當然不行, 但只要有改善的心志, 温習久了便會更清楚自己的弱處、懂得尋求及比較不同的學習途經。就如文中的女士, 也要先記些基本單詞, 下一步才可嘗試更大的挑戰, 如報考英文試、参加以英語溝通的meetup group / language partner program等, 慢慢幫自己升級。
其實, 社會上並非英語頂呱呱、獲高等學歷的人就一定生存得好。只要找到合適的崗位, 便可發揮個人最佳的潛能。我以前補習的一個半山區家庭, 學生的父親間中會過來問我一些英文單詞, 如"North Korea", "at war"等。然而, 你會覺得他是"混得不好"嗎? 他的精力及時間, 並不是用來學語言, 而是花在對他更具生產力的業務上的。
但我們慣以自己的思維來看待別人、輕視他們的短處, 那就等於為自己的未來添加了局限。當我們還在取笑人家不如自己時, 殊不知這其實是龜兔賽跑, 人家逐步改進自身的技能時, 我們卻還在原地踏步。數十年後, 才驀然醒覺我們已成為自己以前曾經看不起的loser。
話說多了, 其實我也可以效法一下這位女士。既然我的財務知識如此薄弱, 那麼明天便開始在車上朗讀財經分析新聞吧:)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月入十萬家庭的理財與支出
近日在yahoo財經網, 看到有月入十萬的家庭為女兒而準備換樓。其實小女在日常的工作中, 不時也接觸到一些高收入的家庭。謹此可分享一下他們的理財觀念及支出狀況:
1. 夫婦多為專業人士、僱主
無獨有偶, 我認識的此類家長, 夫婦間最少一名是公司的老闆。有了自己的生意, 不論是sole proprietor, partnership或private listed company, 平日的支出(包括車費)也可列為利得税的扣除項, 家庭的預算亦相對寬裕。而作為專業人士的, 也不乏投行的職員及大企業的管理層, 除了薪高糧準外, 每年亦享有豐足的花紅。
2. 只生一名獨生子女
可能夫婦倆的工作都屬高競爭行業, 懷孕生子對母親來說, 即使只是放數星期的產假, 機會成本也十分高昂。而為了集中資源培育幼兒, 同時兼顧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 他們多選擇只生一名兒女, 以免分散財務、時間及精力。
3. 重視子女教育
可能一般人覺得有樓有車, 已算是中產階級的象徵。但真正具高經濟實力的家庭, 是可以afford子女到海外留學的。在英澳加等地讀一年中學, 連生活費動輒五、六十萬港元。持續讀至大學學位, 更是達過百萬元的昂貴消費。沒有額外的預算, 一般家庭可能需要加按甚至賣樓方能支撐兒女的留學夢。
4. 投資方法簡單直接
他們亦會買樓買股, 以作長線的投資。自住樓以外的物業, 他們較傾向丟空或當度假屋用途。畢竟夫婦倆的工作都十分忙碌, 如出租予陌生人, 周末便可能花額外的時間處理租客的需求、維修家具等。投資股票方面, 他們習慣購買藍籌股收息, 亦較喜歡一些業務簡單易明的企業。可能時間所限, 他們很少接觸財務衍生工具或背景繁複的基金。
當然, 上述分享只是個別的例子, 並不能反映所有香港家庭的狀況。而且以本人的觀察, 其實不論家庭收入多寡, 對小朋友的身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賦以太多資源, 只要父母們認真工作、行為平實, 這已是給孩子的最佳榜樣了。
P.S. 今天看到巴黎恐怖襲擊的報道, 煞是難過, 願天佑法國!
1. 夫婦多為專業人士、僱主
無獨有偶, 我認識的此類家長, 夫婦間最少一名是公司的老闆。有了自己的生意, 不論是sole proprietor, partnership或private listed company, 平日的支出(包括車費)也可列為利得税的扣除項, 家庭的預算亦相對寬裕。而作為專業人士的, 也不乏投行的職員及大企業的管理層, 除了薪高糧準外, 每年亦享有豐足的花紅。
2. 只生一名獨生子女
可能夫婦倆的工作都屬高競爭行業, 懷孕生子對母親來說, 即使只是放數星期的產假, 機會成本也十分高昂。而為了集中資源培育幼兒, 同時兼顧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 他們多選擇只生一名兒女, 以免分散財務、時間及精力。
3. 重視子女教育
可能一般人覺得有樓有車, 已算是中產階級的象徵。但真正具高經濟實力的家庭, 是可以afford子女到海外留學的。在英澳加等地讀一年中學, 連生活費動輒五、六十萬港元。持續讀至大學學位, 更是達過百萬元的昂貴消費。沒有額外的預算, 一般家庭可能需要加按甚至賣樓方能支撐兒女的留學夢。
4. 投資方法簡單直接
他們亦會買樓買股, 以作長線的投資。自住樓以外的物業, 他們較傾向丟空或當度假屋用途。畢竟夫婦倆的工作都十分忙碌, 如出租予陌生人, 周末便可能花額外的時間處理租客的需求、維修家具等。投資股票方面, 他們習慣購買藍籌股收息, 亦較喜歡一些業務簡單易明的企業。可能時間所限, 他們很少接觸財務衍生工具或背景繁複的基金。
當然, 上述分享只是個別的例子, 並不能反映所有香港家庭的狀況。而且以本人的觀察, 其實不論家庭收入多寡, 對小朋友的身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賦以太多資源, 只要父母們認真工作、行為平實, 這已是給孩子的最佳榜樣了。
P.S. 今天看到巴黎恐怖襲擊的報道, 煞是難過, 願天佑法國!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你會在理財blog中提及另一半嗎?
一個人的理財方法, 往往能反映其性格取向及價值觀念。既然財務是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的内容有提及婚姻、育兒及職業等範疇, 也是十分正常的。我近年閱讀的英美personal finance blogs, 也有不少版主以Mr. XX 或 Mrs. XX 稱呼自己。然而, 衡量過不同的例子, 個人還是覺得在博客内, 可盡量避免提及太多跟配偶有關的事情, 相信會較安全。理由如下:
1. 暴露個人私隱
可能是國外的風氣吧, 很多財務博客每個月都會update自己的收入及支出數據。但以家庭為計算單位的, 上載的資料便可能包括伴侶的月薪及税項。即使自己及對方不介意, 亦需考慮到配偶公司的老闆及同事。該企業的文化是否開明? 而工資的透露又會否影響伴侶及其同事的關係? 人皆有羨妒之心, 真的不可不防啊!
2. 財務自由的爭議
真正的財務自由, 應以個人為單位, 還是夫婦二人為單位呢? 某些夫妻結婚生子後, 其中一人會做stay-at-home parent。以我所見, 有一位著名美國blogger為家庭主夫, 他已付清所有房貸及車貸, 亦聲稱自己達到了財務自由。但問題是, 他的妻子仍在辦公室内全職工作。他的financial freedom, 某程度是建基於妻子持續地工作以支付生活開支。但在計算資產上, 他卻把妻子的身家加在自己的portfolio上。這樣的"個人財務自由", 恐怕有點含糊呢!
3. 性格、行為較易引起爭議
每個人都有性格盲點, 但有時講多就更容易錯多。一名已退休的工程師, 身家達幾百萬美元。他聲稱自己沒有閒錢可捐出來, 但另一些posts則記載了自己及妻兒數次的郵輪之旅。另一個較有趣的分享是, 有一名blogger公開感激自己的老婆, 因她包攬了全部的家務, 使他不用花錢請傭人, 令財務自由更快達到...well, 呢個我真係唔識comment啦!
4. 好景可能不常...
我們儘管努力為未來鋪路, 有時天仍有不測之風雲。我曾看過一名正職為律師的blogger, 上年仍有分享和妻子外遊的趣事。但今年的網誌, 卻出現了"ex-wife"及"girlfriend"等稱號。雖然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但畢竟是私人生活, 還是不需在博客内提及太多吧!
上述只是個人看法, 其實我很尊重不同bloggers的風格, 而且很多都寫得非常好。但可能見多了, 就會發覺為自己保留一些私隱也非壞事。 如果每篇網誌也提及自己的honey, 那不如乾脆寫愛情blog吧:)
1. 暴露個人私隱
可能是國外的風氣吧, 很多財務博客每個月都會update自己的收入及支出數據。但以家庭為計算單位的, 上載的資料便可能包括伴侶的月薪及税項。即使自己及對方不介意, 亦需考慮到配偶公司的老闆及同事。該企業的文化是否開明? 而工資的透露又會否影響伴侶及其同事的關係? 人皆有羨妒之心, 真的不可不防啊!
2. 財務自由的爭議
真正的財務自由, 應以個人為單位, 還是夫婦二人為單位呢? 某些夫妻結婚生子後, 其中一人會做stay-at-home parent。以我所見, 有一位著名美國blogger為家庭主夫, 他已付清所有房貸及車貸, 亦聲稱自己達到了財務自由。但問題是, 他的妻子仍在辦公室内全職工作。他的financial freedom, 某程度是建基於妻子持續地工作以支付生活開支。但在計算資產上, 他卻把妻子的身家加在自己的portfolio上。這樣的"個人財務自由", 恐怕有點含糊呢!
3. 性格、行為較易引起爭議
每個人都有性格盲點, 但有時講多就更容易錯多。一名已退休的工程師, 身家達幾百萬美元。他聲稱自己沒有閒錢可捐出來, 但另一些posts則記載了自己及妻兒數次的郵輪之旅。另一個較有趣的分享是, 有一名blogger公開感激自己的老婆, 因她包攬了全部的家務, 使他不用花錢請傭人, 令財務自由更快達到...well, 呢個我真係唔識comment啦!
4. 好景可能不常...
我們儘管努力為未來鋪路, 有時天仍有不測之風雲。我曾看過一名正職為律師的blogger, 上年仍有分享和妻子外遊的趣事。但今年的網誌, 卻出現了"ex-wife"及"girlfriend"等稱號。雖然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但畢竟是私人生活, 還是不需在博客内提及太多吧!
上述只是個人看法, 其實我很尊重不同bloggers的風格, 而且很多都寫得非常好。但可能見多了, 就會發覺為自己保留一些私隱也非壞事。 如果每篇網誌也提及自己的honey, 那不如乾脆寫愛情blog吧:)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做人應否賺到盡?
最近在FB看到一位名為"藍友班"的建築師, 分享自己出租單位的經歷。他以低於市值的租金, 把樓宇分別租予兩對夫婦, 數年内從未加價。除了為第一對夫婦免費更換空調外, 他更願意減數千元租予第二對夫妻, 讓他們多剩些錢養育新生的孩兒。
這個FB post一出, 便累積近4000個likes。不少網友都留言讚賞版主宅心仁厚, 沒有以業主的身份自居, 反而體恤租户的生活狀況。如果香港地多些人像他般"凡事留一線, 不賺到盡", 那麼社會上便不會有這麼多小店捱不住倒閉, 小市民也不用過得這麼苦了。
雖然我不認識"藍友班", 但也覺得他的做法很值得鼓勵。他在公開的平台記述自己的行為, 也有助其他人参考及效法。有時我們賺錢多了、存摺厚了, 往往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 才有今天的成果。但撫心自問, 自己是否真的付出了100%心力, 而運氣則連1%也佔不到呢?
天時、地理、人和都是成功的要素, 所以一個人能順利達成目標, 絕對不是必然的。除了懷感恩的心外, 我們有餘力時亦可多體恤不同社羣的需要, 而非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別人的挫敗。
個人而言, 雖然我能做的不多, 但工作上, 我從沒主動要求客户加價。即使學生們升了高年級, 我也不想把時薪調高十元廿元, 寧可接多些新jobs。畢竟, 香港地養一位小朋友真的很貴。即使我服務的家庭環境大多不俗, 我也覺得自己不應收到盡。家長們多些錢傍身, 對孩子成長絕對是好事呢!
另外我也曾跟親人商量過, 我們目前的流動現金, 可選擇供甩現時的物業, 或作首期購買新的單位出租。雖然仍未作决定, 但選後者的話, 大家都較心儀鄰近區域的單位, 因可出租予附近大學的内地生。向一些有小孩、有負擔的家庭連續收N年租金, 實非我們所願呢!
我的宗旨是做人可以frugal, 但絕不可以cheap。錙銖必較的事我也會做, 但只限於比較不同公司的收費、銀行的rates等。面對一些大型/壟斷企業, 其實真的不用太客氣, 但對其他小店及小市民, 我想保留多一點人情味呢。
這個FB post一出, 便累積近4000個likes。不少網友都留言讚賞版主宅心仁厚, 沒有以業主的身份自居, 反而體恤租户的生活狀況。如果香港地多些人像他般"凡事留一線, 不賺到盡", 那麼社會上便不會有這麼多小店捱不住倒閉, 小市民也不用過得這麼苦了。
雖然我不認識"藍友班", 但也覺得他的做法很值得鼓勵。他在公開的平台記述自己的行為, 也有助其他人参考及效法。有時我們賺錢多了、存摺厚了, 往往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 才有今天的成果。但撫心自問, 自己是否真的付出了100%心力, 而運氣則連1%也佔不到呢?
天時、地理、人和都是成功的要素, 所以一個人能順利達成目標, 絕對不是必然的。除了懷感恩的心外, 我們有餘力時亦可多體恤不同社羣的需要, 而非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別人的挫敗。
個人而言, 雖然我能做的不多, 但工作上, 我從沒主動要求客户加價。即使學生們升了高年級, 我也不想把時薪調高十元廿元, 寧可接多些新jobs。畢竟, 香港地養一位小朋友真的很貴。即使我服務的家庭環境大多不俗, 我也覺得自己不應收到盡。家長們多些錢傍身, 對孩子成長絕對是好事呢!
另外我也曾跟親人商量過, 我們目前的流動現金, 可選擇供甩現時的物業, 或作首期購買新的單位出租。雖然仍未作决定, 但選後者的話, 大家都較心儀鄰近區域的單位, 因可出租予附近大學的内地生。向一些有小孩、有負擔的家庭連續收N年租金, 實非我們所願呢!
我的宗旨是做人可以frugal, 但絕不可以cheap。錙銖必較的事我也會做, 但只限於比較不同公司的收費、銀行的rates等。面對一些大型/壟斷企業, 其實真的不用太客氣, 但對其他小店及小市民, 我想保留多一點人情味呢。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八個踏上財務自由的好習慣
很多對財務自由感興趣的人, 日常生活都是有規律及嚴謹的。一些既有益又不耗費的小習慣, 往往能輔助我們更快達成人生目標。個人而言, 我近年亦積極建立以下的習慣:
1) 多閱讀書籍
不一定只看金融財經的書, 多去圖書館借閱不同類型的圖書, 便可將各個範疇的知識聯繫起來, 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帶來新的啟發。Charlie Munger也有這樣做呢!
2) 看財經新聞
除了本港的財經節目, 你又有留意外地的新聞嗎? 我家中的NOW台訂閱了Bloomberg及Msnbc兩個頻道。 即使下班後再累, 我都會迫自己最少聽15-30分鐘的分析節目, 建立一點環球視野。
3) 寫個人網誌
除了吸收外來的資訊, 自我成長也是很重要的。定期撰寫網誌, 可有效過濾已學的知識, 轉化為對自己有益的精華。外國也有不少研究指出: keeping a journal makes you more successful!
4) 欣賞及支持身邊的人
對的, 你真的很想快些財務自由, 但除了自己的目標外, 你有關心身邊人的需要嗎? 協助年輕的後輩撰寫推薦信、為身邊的老人家拿重物、多在其他bloggers的網誌内留言鼓勵...幫助別人有助建立自己的同理心及世界觀。
5) 定期做運動
不一定要選些難度高的體育運動, 只要恆常操練便可。不少personal finance的bloggers都熱愛長跑, 認為跑步時建立的韌力與决心, 亦適用於應付財務因難上。
6) 健康地飲食
没有健康的身體, 那麼用財務自由來做什麼呢? A person is what he eats,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飲食也控制不到, 你還敢交托他更大的任務嗎?
7) 多做冥想練習
靜思冥想對調整身心有莫大的益處。雖然我仍未習慣在完全寂靜的環境内打坐, 但我會播放一至二小時的古典音樂, 慢慢地坐着, 嘗試以局外者的角度來剖析現時的問題。
8) 樂於行善
我們很多時都想為自己多省一分一毫, 但善意的金錢分享, 能有助財富在社會上有效地流動。我的收入雖然不高, 但也養成了每月定期捐款的習慣。過於吝嗇的人, 將來也難以得到額外的福澤。
上述提及的習慣看似簡單, 但要長期持之以恆地實行, 仍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呢! 請問各位blogger有什麼特別的個人習慣?不妨在此分享一下:)
1) 多閱讀書籍
不一定只看金融財經的書, 多去圖書館借閱不同類型的圖書, 便可將各個範疇的知識聯繫起來, 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帶來新的啟發。Charlie Munger也有這樣做呢!
2) 看財經新聞
除了本港的財經節目, 你又有留意外地的新聞嗎? 我家中的NOW台訂閱了Bloomberg及Msnbc兩個頻道。 即使下班後再累, 我都會迫自己最少聽15-30分鐘的分析節目, 建立一點環球視野。
3) 寫個人網誌
除了吸收外來的資訊, 自我成長也是很重要的。定期撰寫網誌, 可有效過濾已學的知識, 轉化為對自己有益的精華。外國也有不少研究指出: keeping a journal makes you more successful!
4) 欣賞及支持身邊的人
對的, 你真的很想快些財務自由, 但除了自己的目標外, 你有關心身邊人的需要嗎? 協助年輕的後輩撰寫推薦信、為身邊的老人家拿重物、多在其他bloggers的網誌内留言鼓勵...幫助別人有助建立自己的同理心及世界觀。
5) 定期做運動
不一定要選些難度高的體育運動, 只要恆常操練便可。不少personal finance的bloggers都熱愛長跑, 認為跑步時建立的韌力與决心, 亦適用於應付財務因難上。
6) 健康地飲食
没有健康的身體, 那麼用財務自由來做什麼呢? A person is what he eats,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飲食也控制不到, 你還敢交托他更大的任務嗎?
7) 多做冥想練習
靜思冥想對調整身心有莫大的益處。雖然我仍未習慣在完全寂靜的環境内打坐, 但我會播放一至二小時的古典音樂, 慢慢地坐着, 嘗試以局外者的角度來剖析現時的問題。
8) 樂於行善
我們很多時都想為自己多省一分一毫, 但善意的金錢分享, 能有助財富在社會上有效地流動。我的收入雖然不高, 但也養成了每月定期捐款的習慣。過於吝嗇的人, 將來也難以得到額外的福澤。
上述提及的習慣看似簡單, 但要長期持之以恆地實行, 仍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呢! 請問各位blogger有什麼特別的個人習慣?不妨在此分享一下:)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工作選擇與提早退休
小妹昨天看到一名網友的留言...真係睇到眼濕濕! 相信這是不少香港人的工作寫照。内容如下:
"行行都辛苦. 人人都係用健康去換錢, 但很多情況下,都係換得不多錢。
例如洗碗工,12500元一個月,試問一年可儲多少錢,做十年后,脊椎、腕及膝關節的勞損,要每月付出多少醫藥費? 做廿年后,每天有多少時間是疼痛中渡過,不得不辭工,但手上仍有多少儲蓄? 用來糊口還是藥費好呢?
地盤工也差不多,年資十年的,那有一個不是呢到痛,果到痛,只是很多忍住唔去醫,因為醫藥費太貴了。
寫字樓文員,對住電腦日日咁坐,手腕、頸椎、腰椎、視力都係快速勞損,如果工餘都唔做30分鐘運動,痰凝血瘀,身體虛弱,脂肪積聚......
唉!很多打工仔日做夜做,真係搵三餐飯食。"
雖然俗語有云"食得鹹魚抵得渴", 但為了生存(只是生存, 而不是生活), 而付上大輩子的時間、勞力甚至健康, 又是否多數人的心願? 為了維生, 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迫緊自己做討厭的工種?
有時上香討的地產區, 會見到不少類似的留言: "買樓有咩咁難? 老公做看更, 老婆做洗碗, 最低工資下夾埋都有兩、三萬蚊一個月, 做夠幾廿年咪供甩層樓囉!" 我認為這等理論真的很缺乏同理心, 某些工種是極度勞損健康的, 根本就難以持之以恆。試問叫你連續三十年做洗碗工, 你又是否捱到呢?
可能有人對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認知是要薪高厚職的白領才能做到, 但我覺得有志者事竟成, 即使是其他服務性、藍領行業的人員, 只要做到量入為出、盡早儲蓄投資, 達到被動收入大於支出的狀態, 便可盡量在健康透支前減產甚至辭職了。
人生苦短, 千萬不要花費過多精力在勞損性的工作上。身子壞了, 即使你為老闆賺過多少錢, 他也不能補償你的健康! 最後祝願大家在努力工作之餘, 緊記多些休息和做運動啊:)
"行行都辛苦. 人人都係用健康去換錢, 但很多情況下,都係換得不多錢。
例如洗碗工,12500元一個月,試問一年可儲多少錢,做十年后,脊椎、腕及膝關節的勞損,要每月付出多少醫藥費? 做廿年后,每天有多少時間是疼痛中渡過,不得不辭工,但手上仍有多少儲蓄? 用來糊口還是藥費好呢?
地盤工也差不多,年資十年的,那有一個不是呢到痛,果到痛,只是很多忍住唔去醫,因為醫藥費太貴了。
寫字樓文員,對住電腦日日咁坐,手腕、頸椎、腰椎、視力都係快速勞損,如果工餘都唔做30分鐘運動,痰凝血瘀,身體虛弱,脂肪積聚......
唉!很多打工仔日做夜做,真係搵三餐飯食。"
雖然俗語有云"食得鹹魚抵得渴", 但為了生存(只是生存, 而不是生活), 而付上大輩子的時間、勞力甚至健康, 又是否多數人的心願? 為了維生, 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迫緊自己做討厭的工種?
有時上香討的地產區, 會見到不少類似的留言: "買樓有咩咁難? 老公做看更, 老婆做洗碗, 最低工資下夾埋都有兩、三萬蚊一個月, 做夠幾廿年咪供甩層樓囉!" 我認為這等理論真的很缺乏同理心, 某些工種是極度勞損健康的, 根本就難以持之以恆。試問叫你連續三十年做洗碗工, 你又是否捱到呢?
可能有人對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認知是要薪高厚職的白領才能做到, 但我覺得有志者事竟成, 即使是其他服務性、藍領行業的人員, 只要做到量入為出、盡早儲蓄投資, 達到被動收入大於支出的狀態, 便可盡量在健康透支前減產甚至辭職了。
人生苦短, 千萬不要花費過多精力在勞損性的工作上。身子壞了, 即使你為老闆賺過多少錢, 他也不能補償你的健康! 最後祝願大家在努力工作之餘, 緊記多些休息和做運動啊:)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神奇的人生整理術
依我所見, 很多財務自由的信徒, 生活上都奉行極簡主義、不喜歡家中有太多的從屬物。除了財政上的detox, 人生的其他範疇你也detox了嗎?
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撰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不僅成為了全球暢銷書, 更鼓勵不少人親身力行, 透過處理家中雜物來去除自己的emotional baggage。
作者的原意是: 不論是多麼具紀念價值的物品, 如你每次見到它時都有負面的感覺(如悲傷、迷惑、婉惜等), 那便應立即扔掉它了。縱然會有不捨之情, 但清理家居後卻能令人感覺煥然一新, 準備好過更美好的生活。
以我自己來說, 以前上中學、大學及在辦公室時收過的東西, 都放在舊家內。看完這篇網誌的分享, 我也覺得是時候收捨一下自己的東西了。一些逝去的情誼及褪色的緣份, 我也要下定决心認真清理呢(如有需要就拍張照片做記錄吧)。
同樣地, 假如我送過的東西有帶給人家不好的感覺, 我也非常歡迎他/她們把它扔走的。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包袱, 生活過得更輕快一點:)
Let go of people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possession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activitie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thought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Use the space in your life to add experiences that bring you joy.
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撰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不僅成為了全球暢銷書, 更鼓勵不少人親身力行, 透過處理家中雜物來去除自己的emotional baggage。
作者的原意是: 不論是多麼具紀念價值的物品, 如你每次見到它時都有負面的感覺(如悲傷、迷惑、婉惜等), 那便應立即扔掉它了。縱然會有不捨之情, 但清理家居後卻能令人感覺煥然一新, 準備好過更美好的生活。
以我自己來說, 以前上中學、大學及在辦公室時收過的東西, 都放在舊家內。看完這篇網誌的分享, 我也覺得是時候收捨一下自己的東西了。一些逝去的情誼及褪色的緣份, 我也要下定决心認真清理呢(如有需要就拍張照片做記錄吧)。
同樣地, 假如我送過的東西有帶給人家不好的感覺, 我也非常歡迎他/她們把它扔走的。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包袱, 生活過得更輕快一點:)
Let go of people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possession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activitie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Let go of thoughts that don’t bring you joy.
Use the space in your life to add experiences that bring you joy.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人的一生,只有9.5年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1)扣除佔人生三分一的睡眠時間,我們餘下約49年。
2)扣除31000小時的學習、進修時間,我們餘下約46年。
3)扣除91000小時的工作階段,我們餘下約36年。
4)扣除通勤、交通的時間,我們又少了一年。
5)刷牙、洗澡、上洗手間、換衣服等衛生習慣,共佔2.5年。
6)吃喝玩樂和旅遊,承惠4年左右吧。
7)購物、添置雜貨,又用了2.5年。
8)做家務、照料伴侶及孩子,最少約花費8年的光陰。
9)再扣掉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社交網絡的時間,恭喜! 我們的人生餘下了9.5年。
原來人的一生,只有約9年多的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沒有責任、 沒有旁貸,你可自由自在選擇想做的東西。看來好像不太夠呢!
幸好,對我們一眾以財務自由為目標的bloggers來說, 只要做好理財安排、提早退休,一生中可享用的自由光陰, 便絕不至9.5年這麼少了。但即使在不自由的時候, 如果我們有用心去待人接物、為社會服務, 那麼這種付出仍是值得驕傲及快樂的:)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為何要鄙視那些努力儲蓄的人
為了達到財務自由, 我們很多人都會走和大眾不一樣的路。當別人在FB上分享吃喝玩樂圖片的時候, 我們卻可能窩在家中閱讀財務報告。而我們在金錢上律己以嚴的態度, 也往往令身邊的人費解。
最近, 外國傳媒Elite Daily登了一篇名為"If You Have Savings In Your 20s, You’re Doing Something Wrong"的文章, 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elitedaily.com/life/savings-20s-something-wrong/1214445/ )。作者Lauren Martin嘗試以不同的理由, 來合法化自己揮霍的生活。
她指出, 自己父母那一代的忠告, 即畢業後努力工作、儲夠錢即買樓結婚的做法, 已完全不合時宜了。作者覺得年青人應享受人生, 而非像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輩般為柴米油鹽而擔憂。她亦鄙視為省錢而減少社交的人, 認為他們會因為待在家、沒去派對而喪失潜在的好工介紹。
適度的交際無疑是有益身心, 但我們真是要為了應酬, 而放棄一個更有保障的將來嗎? 讀書、置業的費用都可向政府或銀行做借貸, 唯獨是退休的使費, 卻沒有機構會願意借錢給你。
在二十多歲時放棄了儲蓄投資, 即是等於放棄未來的人生選擇權。兩個初出茅廬、起薪點相約的的年青人, 一位定時儲蓄, 另一位則做月光族, 他們頭幾年的光境可能相差不遠。但再過多十年、二十年, 有儲蓄的那一位早已累積資本安居樂業, 有足夠的buffer應付工作、家庭的突變。相反, 揮金如土的那一位卻仍過着患得患失的生活, 為了下個月的房租, 一直不敢辭退不順心的工作。
曾經看過另一篇網上文章, 作者提過任何一個人, 20歲時貧窮是正常的, 尤其是沒家底的人; 30歲時仍貧窮, 那可能是運氣差了一點; 40歲時還是貧窮的, 就大多是個人自身的問題了。
我深深認同作者的看法。當然, 如果是因為家庭膽子太重或是自己健康問題, 而難以儲蓄投資的人, 我們應予以體諒及同情。否則, 一個年紀愈長的人, 仍經常入不敷支甚至借貸度日的話, 只會惹來別人的嗤之以鼻。
儘管大家在財務自由的路上, 步伐可能有早有後、有快有慢, 但我相信日子有功, 而複利效應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每逢身邊有誘惑叫我們去過度消費的時候, 我們都應警醒心志, 毋忘自己起初踏上財務自由路的初衷呢。
最近, 外國傳媒Elite Daily登了一篇名為"If You Have Savings In Your 20s, You’re Doing Something Wrong"的文章, 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elitedaily.com/life/savings-20s-something-wrong/1214445/ )。作者Lauren Martin嘗試以不同的理由, 來合法化自己揮霍的生活。
她指出, 自己父母那一代的忠告, 即畢業後努力工作、儲夠錢即買樓結婚的做法, 已完全不合時宜了。作者覺得年青人應享受人生, 而非像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輩般為柴米油鹽而擔憂。她亦鄙視為省錢而減少社交的人, 認為他們會因為待在家、沒去派對而喪失潜在的好工介紹。
適度的交際無疑是有益身心, 但我們真是要為了應酬, 而放棄一個更有保障的將來嗎? 讀書、置業的費用都可向政府或銀行做借貸, 唯獨是退休的使費, 卻沒有機構會願意借錢給你。
在二十多歲時放棄了儲蓄投資, 即是等於放棄未來的人生選擇權。兩個初出茅廬、起薪點相約的的年青人, 一位定時儲蓄, 另一位則做月光族, 他們頭幾年的光境可能相差不遠。但再過多十年、二十年, 有儲蓄的那一位早已累積資本安居樂業, 有足夠的buffer應付工作、家庭的突變。相反, 揮金如土的那一位卻仍過着患得患失的生活, 為了下個月的房租, 一直不敢辭退不順心的工作。
曾經看過另一篇網上文章, 作者提過任何一個人, 20歲時貧窮是正常的, 尤其是沒家底的人; 30歲時仍貧窮, 那可能是運氣差了一點; 40歲時還是貧窮的, 就大多是個人自身的問題了。
我深深認同作者的看法。當然, 如果是因為家庭膽子太重或是自己健康問題, 而難以儲蓄投資的人, 我們應予以體諒及同情。否則, 一個年紀愈長的人, 仍經常入不敷支甚至借貸度日的話, 只會惹來別人的嗤之以鼻。
儘管大家在財務自由的路上, 步伐可能有早有後、有快有慢, 但我相信日子有功, 而複利效應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每逢身邊有誘惑叫我們去過度消費的時候, 我們都應警醒心志, 毋忘自己起初踏上財務自由路的初衷呢。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英國房地產現象: 年輕人的"generation rent"
自08年金融風暴爆破後, 各國政府推行的量化寬鬆計畫, 迫使熱錢不斷流入房地產市場。網站"www.worldfinance.com"亦指出, 全球地產泡沫最嚴重的四大城市分別為香港、紐約、倫敦及都柏林。
最近看英國的衛報, 倫敦的套房月租平均為1000英磅以上, 但也只能租到當地人戲稱為"shoebox"的狹小房間或沙發位置, 情況尤以倫敦南部及東南部最為嚴竣。
房租已佔了人工的半成, 再扣除生活其他開支, 年青人實在難以儲蓄足夠的首期(一般門檻為五萬英磅)來爬上property ladder。當地銀行近年亦收緊按揭條例, 年輕家庭即使得到批核, 也大多是為期40年的"長命債"按揭。
公共房屋方面,英國政府近二十年來起得愈來愈少council houses, 年青人上車無望,被迫租住貴私樓。然而當地的房屋法律規定, tenants只要一收到業主的eviction notice, 便須在兩個月内搬走, 住客的保障明顯不足。
為了抗議高漲的樓價, 英國有一群activists成立了"Generation Rent"這個機構(http://www.generationrent.org/)。他們旨在提供一個公平公開的平台, 讓年輕人知道樓宇租售的最新資訊。"Generation Rent"除了催促政府改善房屋政策外, 更鼓勵年青租客舉報那些刻薄甚至違法的業主。
我第一次看"Generation Rent"這個標題, 就覺得它有雙重含義: 1)年輕的一代如果沒有豐厚的家底或優渥的職業, 積蓄及收入又未能達到成為業主的門檻, 便很可能被迫成為長期租客; 2)年輕人如果在結婚生子後一直未置業, 他們的下一代長大後要背負父母的住屋負擔, 便更難為自己的上車目標踏出第一步。
英國衛報專欄中提及的"We are the 99%", 指出了一般市民難以靠努力工作向上游。衣食住行均百上加斤, 大家自然想抗衡那些掠奪社會資源及財富的1%有錢人。小妹經濟知識貧乏, 但也知道純綷的仇富是難以解决問題的。要運行資本制度, 便要遵守它的規則。
然而, 為了平衡各階層和利益及需要, 我覺得當地政府亦可為年青人多做一點。例如: 近年的荷蘭政府多安排了年輕學生與獨具長者同住, 學生既可享受廉宜租金、長者也可得到陪伴及生活上的協助。有報道指出, 英國也有為數不少的空巢老人, 家中甚至有兩、三個空置的房間。只要政府部門協調一下, 便可評核有住屋需要的年輕人, 與鄰近的獨居長者pair up, 使大家達到互惠互利的關係。而開放首置優惠、減少buy to let的樓宇數目、加重房屋空置税等, 也可給予年輕人更多的上車機會。當然, Walkers在她的網誌亦提過波蘭的新移民較團結, 他們會十數人申請一個單位的按揭。在隨後的幾年, 住客即使未能獨立搬出去, 但已可避免房租的通漲, 亦不需擔心收到eviction notice。倫敦的年青人也可考慮和相熟的親戚、朋友這樣合作呢。
請問大家又有甚麼建議和看法? 歡迎在此留言:)
最近看英國的衛報, 倫敦的套房月租平均為1000英磅以上, 但也只能租到當地人戲稱為"shoebox"的狹小房間或沙發位置, 情況尤以倫敦南部及東南部最為嚴竣。
房租已佔了人工的半成, 再扣除生活其他開支, 年青人實在難以儲蓄足夠的首期(一般門檻為五萬英磅)來爬上property ladder。當地銀行近年亦收緊按揭條例, 年輕家庭即使得到批核, 也大多是為期40年的"長命債"按揭。
公共房屋方面,英國政府近二十年來起得愈來愈少council houses, 年青人上車無望,被迫租住貴私樓。然而當地的房屋法律規定, tenants只要一收到業主的eviction notice, 便須在兩個月内搬走, 住客的保障明顯不足。
為了抗議高漲的樓價, 英國有一群activists成立了"Generation Rent"這個機構(http://www.generationrent.org/)。他們旨在提供一個公平公開的平台, 讓年輕人知道樓宇租售的最新資訊。"Generation Rent"除了催促政府改善房屋政策外, 更鼓勵年青租客舉報那些刻薄甚至違法的業主。
我第一次看"Generation Rent"這個標題, 就覺得它有雙重含義: 1)年輕的一代如果沒有豐厚的家底或優渥的職業, 積蓄及收入又未能達到成為業主的門檻, 便很可能被迫成為長期租客; 2)年輕人如果在結婚生子後一直未置業, 他們的下一代長大後要背負父母的住屋負擔, 便更難為自己的上車目標踏出第一步。
英國衛報專欄中提及的"We are the 99%", 指出了一般市民難以靠努力工作向上游。衣食住行均百上加斤, 大家自然想抗衡那些掠奪社會資源及財富的1%有錢人。小妹經濟知識貧乏, 但也知道純綷的仇富是難以解决問題的。要運行資本制度, 便要遵守它的規則。
然而, 為了平衡各階層和利益及需要, 我覺得當地政府亦可為年青人多做一點。例如: 近年的荷蘭政府多安排了年輕學生與獨具長者同住, 學生既可享受廉宜租金、長者也可得到陪伴及生活上的協助。有報道指出, 英國也有為數不少的空巢老人, 家中甚至有兩、三個空置的房間。只要政府部門協調一下, 便可評核有住屋需要的年輕人, 與鄰近的獨居長者pair up, 使大家達到互惠互利的關係。而開放首置優惠、減少buy to let的樓宇數目、加重房屋空置税等, 也可給予年輕人更多的上車機會。當然, Walkers在她的網誌亦提過波蘭的新移民較團結, 他們會十數人申請一個單位的按揭。在隨後的幾年, 住客即使未能獨立搬出去, 但已可避免房租的通漲, 亦不需擔心收到eviction notice。倫敦的年青人也可考慮和相熟的親戚、朋友這樣合作呢。
請問大家又有甚麼建議和看法? 歡迎在此留言:)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最想令你財務自由的一頃間
沒有人一出世便想着要財務自由的, 通常是隨着成長環境、思想性格的改變, 我們才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 寄望能盡快為自己及家人締造舒適及無壓力的生活。
就我個人來說, 由於家庭不算小康, 所以高中、大學時期要一邊讀書, 一邊兼職補習、做臨時工及實習生等。雖然小妹不算勤力, 但盡早接受社會的洗禮, 真的能迫使人更快地成熟。每次工作時受氣了, 都會覺得早日財務自由便好, 畢竟能自由自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嘛。
然而, 隨著年齡增長, 才發覺自己的財務情況, 跟親人也有密切的關係。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促使我更想提早達到財務自由, 為家人提供更好的。
親人前晚突然肚絞痛, 之後去了急症室待了整個凌晨, 拿藥後也只敢向公司取半天的假(早上)。休息了幾小時, 再上了半天的班, 回家後想早些睡, 但又記起家中的老貓要吃藥丸、滴耳藥水及眼藥水。我提出幫手, 但親人怕我被貓抓傷皮膚(我有些敏感痛症), 所以還是他親自做。餵藥時家貓不斷掙扎, 將耳藥水及眼藥水濺到親人的眼中。直到現在, 我仍記得親人的眼是如何的通紅、神態是如何的疲憊。
或者, 如果我富有一點, 家人生病時便可放心地多請幾天的假;或者, 如果我富有一點, 我們便可長期聘用一名家傭, 減輕一下家務及照料寵物的膽子。
就是這一刻, 更加強了我想財務自由的决心。或者, 大家最想要財務自由的一刹那, 是看到了以下的情景:
1) 年邁的父母開始行動不方便
2) 剛出生的兒女在緩緩學走路
3) 配偶在辛勞地工作/做家務
......
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令你最想財務自由的一頃間又是什麼? 歡迎各位在此處留言分享, 籍此互相勉勵, 寄望大家都能盡快實現理想呢!
P.S. 小妹第一次開blog, 抱歉暫時仍未search哂所有bloggers, 歡迎你們主動留言, 等我認識大家和逐一add番你地,thanks a lot:)
就我個人來說, 由於家庭不算小康, 所以高中、大學時期要一邊讀書, 一邊兼職補習、做臨時工及實習生等。雖然小妹不算勤力, 但盡早接受社會的洗禮, 真的能迫使人更快地成熟。每次工作時受氣了, 都會覺得早日財務自由便好, 畢竟能自由自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嘛。
然而, 隨著年齡增長, 才發覺自己的財務情況, 跟親人也有密切的關係。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促使我更想提早達到財務自由, 為家人提供更好的。
親人前晚突然肚絞痛, 之後去了急症室待了整個凌晨, 拿藥後也只敢向公司取半天的假(早上)。休息了幾小時, 再上了半天的班, 回家後想早些睡, 但又記起家中的老貓要吃藥丸、滴耳藥水及眼藥水。我提出幫手, 但親人怕我被貓抓傷皮膚(我有些敏感痛症), 所以還是他親自做。餵藥時家貓不斷掙扎, 將耳藥水及眼藥水濺到親人的眼中。直到現在, 我仍記得親人的眼是如何的通紅、神態是如何的疲憊。
或者, 如果我富有一點, 家人生病時便可放心地多請幾天的假;或者, 如果我富有一點, 我們便可長期聘用一名家傭, 減輕一下家務及照料寵物的膽子。
就是這一刻, 更加強了我想財務自由的决心。或者, 大家最想要財務自由的一刹那, 是看到了以下的情景:
1) 年邁的父母開始行動不方便
2) 剛出生的兒女在緩緩學走路
3) 配偶在辛勞地工作/做家務
......
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令你最想財務自由的一頃間又是什麼? 歡迎各位在此處留言分享, 籍此互相勉勵, 寄望大家都能盡快實現理想呢!
P.S. 小妹第一次開blog, 抱歉暫時仍未search哂所有bloggers, 歡迎你們主動留言, 等我認識大家和逐一add番你地,thanks a lot:)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美國次按的另類真相
08年金融後嘯發生後, 美國大批市民的房屋因未能延續供款而被銀行沒收( foreclosure)。當這些銀主盤在市場被拍賣時,黑石、 高盛等投資公司以賤價大批購入,然後再改裝成一個個獨立的間隔, 近年來出租予低收入/單親家庭居住。
正當政府提取納稅人的錢來bail out財困的金融機構,另一邊霜,這些"大得不能倒"
正當很多居民未能向銀行申請re-mortgage、
我不鼓勵任何人"仇富",但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真相。 我們即使改變不了外在的環境,也要時刻警醒自己。 為了不成為被騎劫的對象,從今天起, 我們又應否多考慮一下將來要走的路、準備多一點點?
http://prospect.org/article/ hedge-funds-ultimate-absentee- landlords-fall-preview#. Vg1MtfnOat8.facebook
http://prospect.org/articl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