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惡搞)Hit rate股價圖

自從Keith兄在前文表明關心我的hit rate後, 小妹都忍唔住cap了些瀏覽量的圖表, 向大家自嘲一番:

自2015年10月上市以來, 本人的“股價”有幸節節上升(過一陣子)。但今年年中後, 價格便逐步滑落, 可謂後繼不勁。然而, 從十一月尾開始, hit rate看似重拾升軌。我也妄想本blog的走勢, 可追得上近日的美股牛市, 在2017年初做番一次春江鴨:)


以“股價分析”的角度看, 小妹的blog在每個月均有穩定的上落, 應與出文的頻度有關。所以大家不妨“月供股票”一下, 間中click入呢度, 説不定會有新發現呢。


開blog一年多、文章寫近100篇, 但hit rate始終炒不上去, 也是事出有因。我的網誌名有“自由工作者”及“財務自由”兩個詞, 但就與文章的取材冇乜關係。(有時連文章的題目, 也與内文冇特別關聯的) 

文筆太雜, 也令此blog的hit rate越來越偏遠。大家不難發現, 我感興趣的投資範疇較為小眾, 未必符合港人的口味。但我寧願少些hit rate, 但寫作中有真正的收穫。“神奇的複息效應”、“如何在消費與儲蓄之間選擇”、“精選高息股”等......都是我以後不會再寫的大路題目。

近期閲讀吳瑞麟先生的《美股隊長手冊》,有不少的啟發及得著。我stockcharts.com的各項指標(eg. SCTR line, Relative Rotation Graph等), 更是趣味盎然。這個網站有10天的免費試用期, 待工作的peak season過去後, 我會親自開户體驗。有用的資訊及圖表, 稍後也會在此分享。

只不過, 每次放折線圖都冇好結果。在可預期的將來, 此blog的“股價”很可能會跌破10天線、50天線及200天線, 被市場的指標(即blog友們)大幅拋離呢。

我對hit rate没特別期望, 反正已有批高質的留言及讀者, 我又夫復何求呢? 其實, 只要唔好“跌破發行價”(即初開blog時的瀏覽量), 我就收貨㗎啦XD 

Blog友們的hit rate圖有何趣怪的地方?不妨在此留言分享:) 當然, 對“hit rate股價圖”感興趣的網友, 不妨親自開個博客摸索一下吧!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牛市如啤酒, 你想有多少泡沫?

有位經濟學家講過: 股市如啤酒, 有少許泡沫才是好事。但多泡沫還是少泡沫, 對散户的投資策略是有影響的。

自加息以後, 美市很快已消化其影響, DOW及Nasdaq等指數更抽升至一年高位。反之, 中、港股市近期反覆向下, 其悶局更令人懷疑港股自08年以後, 從未經歷真正的牛市。

散户的本能反應, 就是避開可能“愈跌愈深”的港股, 轉而斥資投入美股。然而, Donald Trump尚未上任, 市場已開始不理性地亢奮地來(irrational exuberance)。政治的動盪, 再也不能干擾人們的信心。

英國脱歐、美國大選和意大利公投等活動, 只帶來短期的恐慌。各國政府及銀行以量寬印錢作應對, 已是市民看慣的技倆。“危機”化解後, 國際熱錢又迅速流向美市這個看似安全的避風港。

然而, 有跡象顯示, 美股的泡沫化, 已呈上升趨勢:



(source: the Wallstreet Journal)
自美國大選後, 美股交易佔國際市場的比重, 由38%攀升至40%以上。



跟國際市場及新興市場比較, 美股的近5年回報已達16.2%, 大幅抛離過往同類型的指標。


股市中的泡沫初期(牛一或牛二), 值博率是頗高的; 反之, 泡沫末期(牛三)來臨前, 散户便要及時獲利走人了。

要賭牛二還是牛三, 除了看走勢圖外, 散户的主觀情感, 也是影響判斷的原因。尤其是某些美股, 一年派十多厘息(即每月派一次息), 又或每季派一次息的高息優先股, 都足以吊住不少散户的胃口。股價升得太高? 還是收多次息才賣走它吧。

等待牛市爆煲, 就好像玩21點似的。在宏觀消息不確定時, 玩家(股民)不應狂補牌(狂入市), 直到拿到21點(頂點)或爆掉(輸掉)。選擇行動或不行動, 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決定。

To bet or not to bet, that's the question.

你會猜度股市中的牛一、牛二及牛三期嗎? 歡迎在此分享意見呢:)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一次“混吉”的出版經驗

小妹在舊文中, 曾提及“以前已有出版經驗, 所以寫blog純為交流及興趣”。其實所謂的經驗, 只是幫手做書中其中一名編輯而已。

早於2008年, 我在一次講座遇上哥倫比亞大學的Professor Capon。當時靈機一觸, 記起自己快要見紐約的親人, 於是便跟他説我將在翌年2月探親, 想看看有没有做編輯/校對的機會。教授表面説好, 可能以為我是混吉的。但當我在乘飛機前及抵埗後、都有聯絡他的時候, 他便真的安排了些差事俾我。

他手頭上有份二戰時期的手稿, 内容關於一位名叫“Atsuhiro Ozaki”的電台廣播員, 在廣島原子彈爆炸期間的見聞。這份手稿, 先由當時一名NBC的外派員工“Albert Crews”保管, 之後事隔多年, 再輾轉流入Professor Capon的手中。教授給了我英文版, 任務是翻譯為中文、日文及西班牙文。

西班牙文, 我就真係幫唔到手; 日文方面, 我找了母校的幾位朋友作翻譯員; 至於中文, 我則邀請了兩名同學一起幫忙, 希望集大家之力, 盡快完成工作。所以説, 在整部書中, 小妹的參與度是頗低的。我的小名, 也只出現在眾多編輯中的一欄。


(本書就喺咁嘅樣)


現在回想起, 亦覺自己當年的“出版要求”, 實在太魯莽了。但畢竟, 那時的我並不排除讀上去的可能性, 所以多拿些出書經驗, 總不會錯的吧。 而且過程中的收獲, 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我不知這本書的銷量如何, 甚至懷疑它從未在書店中上過架。這種memoir, 絶不是主流感興趣的讀物。教授印刷這本書, 目的應是紀念原子彈中的死難者吧。

很可惜的是, 呃到本(勉強)有自己名的書及推薦信後, 小妹並没走上深造學業的路, 所以這些“出版經驗”, 也派不上用場了。雖説現時的生活也過得去, 但未有機會再正式讀書, 可説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遺憾呢。
-----------------------------------------------------------

印象中, Joseph兄及早月兄對集合blog文出書, 有較大的異議。我亦同意blog文一般較缺連貫性, 很難對某個議題有更深度的詮釋。但畢竟“百貨應百客”, 有讀者是較喜歡散文形式的, 亦方便他們在乘車休閒時閲讀。

又或如魔術師兄所言, “人一世物一世”, 有一本屬於自己的著作, 是值得紀念的事。我家人的一位朋友, 也曾自資託“紅出版”印製書籍。他這本名為《殺死自己》的小説, 我屋企都有存貨呢!

出版的形式, 並不限以一人名義出書。學生們向報章投稿、在校刊登出文章; 又如學者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全都是個人出版的作品。出版途徑無分高低, 只要付出了心思, 對己對人有交代便可了。

惟對小妹而言, 有一次混吉的“出版經驗”, 於願足矣。對印住自己嗰名的書, 我都尚且不感興趣, 更何況是別人?(笑) 在blog上與大家交流, 明顯更好玩呢。

大家過往有出版的經驗嗎? 將來又會否考慮出版自己的作品? 不妨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應否投資新興市場的掙扎

提及資產分配, 應否撥款投資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 確是不少散户的疑問。對港人而言, 買股票博升值、收高息, 是主流的做法。而一般新興市場的股票, 派息及成長都較欠“爆炸力”, 其值博率真的不高。

以下僅以XEM、VWO及EEM三種新興市場的股票為例, 講下佢哋有“幾唔吸引”:

1.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ETF  (code: XEM)

在三種新興市場産品中, XEM的股價volatility較細, 多年來平穩上揚。派息只有1.98%, 但其近期的技術走勢不錯, 處於反彈期的初水。在26-27元之間游走, 有機會返回上次升浪的28元。


2. 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code: VWO)

雖然掛住“Vanguard”這個名牌, 但此etf的range在20多至50多元之間, 不太符合“index fund”的穩陣形象。派息為2.47%, 在美國大選賽果公佈後, 它曾下跌但又升番, 現似處於反彈期的尾水, 未必能達至上浪的高位37元多。


3.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code: EEM)

跟VWO差不多, EEM增長至50多元後, 便跌回30多元這個range。派息為2.16%, 在美國大選賽果公佈後, 它也是先跌後回升。但早前在横行位期間(約37.4元), 它和RSI已呈背馳現象, 現亦處於反彈期的尾水, 值博率是這三隻股中最低的。

(註: 以上純粹個人愚見, 並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謝謝留意!)
-----------------------------------------------------------

雖然走勢及派息都不大吸引, 但新興市場的表現, 對本港散户仍是有啟示的。當外圍的新興市場開始下跌時, 恒指亦會跟隨其勢, 只是滯後少許而已。2015年的“港股大時代”完結不久, 土耳其、巴西等股市早見回落跡象, 而恒指稍後亦在同月内下跌約二千點。

當流動資金充裕的時候, 投資者真的不宜全盤用作買高息股/債券。儘管金銀的volatility較大、新興市場産品的dividend yields較低, 但作為一名well-diversified的投資者, 仍是可衡量它們在個人組合中的重要性。那麽, 當一項產品受冲擊的時候, 其他市場的投資品, 便能作緩衝之用。

債券經歷近35的牛市, 以P/E計算, 已較股票為高(請參考下圖), 頗有overvalued之嫌。過往一些較保守的投資者, 常常强調“the death of equities”, 他們只肯將資金全數投放於房地產、年金及國債中。


但是, 環球股市近數百年來, 經歷過Tulip Mania、Railroad Mania、Roaring 20s、Great Depression、Nifty Fifty、Energy Crisis、Tech Bubble及Lehman Brothers' Collapse等起伏, 依舊屹立至今。人的肉體撐得耐些、還是金融市場撐得耐些, 不言而喻吧。

多年來對股票嗤之以鼻的人士, 他們表面上没有賠錢, 但卻錯過一次又一次的升浪。當然, 標準普爾、道瓊斯等指數的長期升幅, 他們是會選擇性地視而不見的。

大家對哪些投資產品是最没興趣/掙扎最大的? 不妨在此分享一下:)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大師與股神的慈善午餐

一年一度的「股神」慈善午餐拍賣, 已經開始了! 大師今次不負眾望, 以210,200美元的出價中標, 略高於上年的210,100美元(約163多萬港元)紀錄。

午餐的日子到了。股神牛排屋就坐有點好奇今次的匿名競投者。就在這時, 一名白髮稀疏、戴粗框眼鏡、手拿櫻桃味可樂的男士, 施施地推門進來。跟隨其後的, 還有一名技術助手。

大師(激動流涕): 股神您好! 您好! 久仰大名, 我這一輩子, 是為了您而活的......
股神: 客氣了! 我應如何稱呼你呢?
大師: 我叫“巴菲俠”, you may call me Buffettman。

股神: 噢好吧...我們今天就講下投資和人生哲學, 輕鬆一點。
大師: 好啊股神! (轉頭向助手説) 你用simultaneous translation幫我做直播吧, 依家開機。

股神:  你剛才説自己的一生, 就是為了我而活? 此話可解?
大師:  我是以你之名, 財商學院才能長開長有呢。現在我的學員, 已遍佈亞洲的各個城市了。
股神: 你這一輩子, 都是靠收徒維生?
大師: 不止這樣簡單啦。為了鼓勵學員親身落場, 我將自己的學校命名為“Value Investing Inc.”, 並發行了A share及B share, 給大家做長線的投資。

股神:  那你的“Value Investing Inc.”, 背後有何投資理念?
大師:  就是“無限資金、無限補時、無限生命”。
股神: 願聞其詳。
大師: 無限資金, 是指我咩股都會買一餐。我的弟子多如恆河細沙, 所以集資是毫無難度的!

股神:  “無限補時”, 則是指什麽呢?
大師:  我向來只吼高息股, 因它們一般愈跌愈有價值, 所以我便愈跌愈買! 就算買錯也不要緊, 因我肯等三年又三年, 直到永遠。

股神:  “無限生命”, 這又有可能嗎?
大師:  股神此言差矣。既然您近日亦開始技資Apple的股票, 我又怎能忽視科技股的發展呢?
股神: 你也有買Apple?
大師: 我技資的是一間A.I.人工智能企業。他們致力於複製人類的大腦思維。有了這樣的機械人, 即使我過身後, 它仍能繼續代我教學、技資和收息。豈不美哉?

股神(咤異):  竟然你樣樣都跟足我, 儼然一股神的進化版。那你為何還所費不菲, 來競投今次的慈善午餐呢?
大師:  因為您提過不要做墳場中最富有的鬼嘛! 所以我就用此方法, 來減省自己的資產相信股神您也會欣賞的......

數小時的飯局旋即便過。股神和大師互相告別後, 大師便囑咐助手寫篇後記, 並討論用以下哪一個標題更好:

1) “The Old Buffett VS The New Buffett”
2) “The Real Buffett VS The Virtual Buffett”

P.S. 以上故事純屬虚構, 真正「股神」的言談舉止, 應該十分睿智通達。 小妹的拙文, 確實無從模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