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做freelancer前, 停一停、諗一諗!

小妹自詡freelancer, 但開博客一個多月來, 竟從未講過做自由工作者的財務及安排, 真係失禮哂! 我打算連續寫幾篇跟自己行業有關的文章, 如大家現在或將來有考慮過做freelancer的, 不介意可参考一下:)

香港盛行企業文化, 要不在公司向上爬, 要不就自己創業殺出一條血路。像我這種自由接工作的人, 並不常見, 有都主要是集中在藝術、設計、攝影等創作行業。但有些人可能在辦公室環境工作久了, 厭惡官僚文化, 又想多些空間及選擇, 便會考慮轉做freelancer。在踏出這一步轉變前, 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大家三思而行。有興趣者亦可先衡量以下四個範疇:

1) 你有足夠的流金流嗎?
國外理財專家建議的應急基金數額, 一般約等於我們六個月的總收入。但大多數的自由工作者, 每月的工作及收入都是不固定的。但家中的開支(包括房貸/租金, 水電媒及伙食費等), 卻是持續不變的支出。如家庭成員包括老人及幼兒, 更要預留額外的流動現金作醫療、教育等用途。因此, 我個人建議freelancers可預留十二個月的薪金作應急基金用途, 如另外有資產作收息、抗通漲之用, 那便更完美了。

2) 你得到家人的支持嗎?
每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以本人及其他一些同行來說, 我們的家人多是傳統的受薪一族。這樣較能起互補作用, 如親人想轉工, 他們待業期間仍有做freelance的家人支撐; 而freelancers收入較浮動的時期, 亦有家人固定的月薪作支持。如家庭財政不穩定甚至巨額欠債的話, 那便應再想想, 這是否轉做自由工作者的時機了。

3) 你有相熟的代理/合作伙伴嗎?
不少轉為全職自由工作者的人, 之稱也做開相關行業的兼職。儲到一定的客人數量時, 他們才會考慮轉行做freelancer。即使熟客的數目不少、工作量穩定, 自由工作者仍可繼續尋找值得信賴的代理及合作伙伴, 以建立長遠的互惠關係。為自己預留多些選擇, 總比等別人選擇自己好吧!

4) 你有好的信貨紀錄嗎?
如果你常濫用信用卡、貸款紀錄雜亂的話, 我不會鼓勵你轉行做freelancer的。由於收入不固定, 所以當事人需執行更嚴謹的財務管理, 儲蓄率甚至要比一般人更高, 才能應付大圍環境的突變。而且銀行對自由工作者的借貸條件要求甚嚴, 如freelancers有意申請大型貸款(eg. 屋宇按揭), 便更應小心每月的現金流, 開設個人名義的小公司及準時交税都是有效的做法。比起其他的受薪一族, 你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財務機構的信任。

上述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十分有限! 請問大家對自由工作者有何看法? 你們又有考慮過將來轉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嗎? 歡迎你們留言分享一下呢, 謝謝:)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賭自住樓的感慨

小妹的藍田老家, 隔離本來住了一家五口。屋主的職業不詳, 妻子為新移民。他們有一子一女, 連同嫲嫲在屋苑内居住了十幾年。儘管我跟他們不太熟, 但印象中那位嫲嫲彬彬有禮, 每次見到我們都會主動打招呼。而她的媳婦, 間中也會在走廊搜集舊報紙, 賣給收買佬賺些零錢, 顯得十分節儉。

然而, 約半年前他們無聲無息地搬走了。有一次我經過他們家的門口, 駭然發覺兩張恆生銀行的通告, 標示原户主已遷走, 並交托了該單位予相關代理作拍賣用途...人生經驗不豐富的我, 瞬間也理解到這不是普通的賣樓, 而是住户無力還貸、抵押的自住樓被沒收了, 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銀主盤"!

據我母親說, 近幾個月陸續有人上來睇單位, 亦不乏一些拉着BB車的年輕家庭, 但看的多, 有興趣買的人少。雖說銀主盤的價格有折讓, 一般比其他同類型的單位便宜, 但畢竟中國人迷信風水, 一間住到令自己破產的物業, 又怎會是大部分人的心頭好呢? 而一些專以廉價橫掃銀主盤的投資者, 亦多將這些單位出租獲利, 要佢自己住番喎, 真係no way!

我對舊鄰居的家境不熟悉, 不能評價他們的經濟狀況。但由十幾年前開始居住的物業, 每月的供款額應不會太大, 就算供不起, 也不會今時今日才發覺吧! 假如是自己/家人的工作、健康出現問題, 也大可考慮賣樓以籌集資金。像他們這種非自願性被迫遷的情況, 有機會是業主因投資生意或賭博失敗而造成的後果。

香港人安居樂業的概念根深蒂固, 所以銀主盤的出現尚不算普遍。但令我憂心的是, 近年身邊愈來愈多賣自住樓的個案。我的表哥一家三口, 本來與舅父、舅母同住, 但兩位老人家現在想回鄉下退休了, 便賣走自住單位, 要表哥一家出外租樓。另外, 我認識的一位教會長輩, 今年初也賣了自住居屋, 改與姪兒的一家合租私樓, 希望數年内可排到公屋。雖說樓市有買有賣十分正常, 而户口的數百萬元進帳, 也可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但萬一他們看錯市, 最受影響的, 無疑是年青的下一代。

畢竟鄰居一場, 我也祝福他們能夠重整生活, 經濟上建立更穩定的安全網, 才可一家大細衣食無憂。個人而言, 他們的經歷也值得我去反思。對人家合適的, 對自己卻不見得一定是好的。如大家身邊有特別的賣樓、銀主盤案例, 不介意也可在此分享一下呢:)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當你隨意看不起別人, 便是自己沒落的開始

抱歉今次改的標題語氣較重, 主要是剛才看到一個内地論壇的帖子, 實在有值得令人反思的涵義:

"國慶節爸媽來北京,帶他們逛,吃飯時我爸對著菜單感慨菜咋這麼貴。要走的時候,他說,回家還得抓緊時間掙錢,沒錢是不行。

送完他們,我坐地鐵回去,見有個姑娘,在擠滿人的車廂裡講英語。她戴著耳機,我以為是在打電話,後來才發現是在讀課文。她年紀不小了,總得有三十了吧。在手肘都伸不開的地方,她放聲讀那些中學英語水平的情景會話,全不顧旁人顏色。這讓我有些心酸。

這樣的人不會混得太好。她顯然對她的處境並不明了,也對她該做什麼不太清楚。她急於努力,卻不知道努力的方向,雖然很刻苦,卻於事無補。我吃過這裡邊的苦頭,所以我知道這些。"

心思敏鋭的網友, 第一眼會覺得樓主是輕蔑社會的中低下階層。就因為他們智識水平較弱, 所以連學英語, 都只是徒勞無功的嘗試。但在我看來, 作者未曾熟悉車廂學習者的背景, 便隨意斷定她在城市内混得不好, 這恐怕是狹隘的思維方式, 長遠多半對自己有害。

首先, 憑甚麼一名年過三十的女士, 便不能從基本開始學習生活的技能? 她目前的職業可能不算高尚, 但磨鍊好外語, 正正是助她向上流的第一個機會。她能旁若無人地在車廂内朗讀單詞(當然不應太吵啦), 也能訓練她的自信心及演講擔量。日子有功, 如她能持之以恆, 她未來十年的進展, 肯定比那些只懂在乘車時玩手機的人要强!

再者, 沒有人能一開始便模索到完美的學習方法。如果因為怕尷尬而拒絕由最低做起, 那只會錯失將來進步的機會。死背爛讀當然不行, 但只要有改善的心志, 温習久了便會更清楚自己的弱處、懂得尋求及比較不同的學習途經。就如文中的女士, 也要先記些基本單詞, 下一步才可嘗試更大的挑戰, 如報考英文試、参加以英語溝通的meetup group / language partner program等, 慢慢幫自己升級。

其實, 社會上並非英語頂呱呱、獲高等學歷的人就一定生存得好。只要找到合適的崗位, 便可發揮個人最佳的潛能。我以前補習的一個半山區家庭, 學生的父親間中會過來問我一些英文單詞, 如"North Korea", "at war"等。然而, 你會覺得他是"混得不好"嗎? 他的精力及時間, 並不是用來學語言, 而是花在對他更具生產力的業務上的。

但我們慣以自己的思維來看待別人、輕視他們的短處, 那就等於為自己的未來添加了局限。當我們還在取笑人家不如自己時, 殊不知這其實是龜兔賽跑, 人家逐步改進自身的技能時, 我們卻還在原地踏步。數十年後, 才驀然醒覺我們已成為自己以前曾經看不起的loser。

話說多了, 其實我也可以效法一下這位女士。既然我的財務知識如此薄弱, 那麼明天便開始在車上朗讀財經分析新聞吧:)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月入十萬家庭的理財與支出

近日在yahoo財經網, 看到有月入十萬的家庭為女兒而準備換樓。其實小女在日常的工作中, 不時也接觸到一些高收入的家庭。謹此可分享一下他們的理財觀念及支出狀況:

1. 夫婦多為專業人士、僱主
無獨有偶, 我認識的此類家長, 夫婦間最少一名是公司的老闆。有了自己的生意, 不論是sole proprietor, partnership或private listed company, 平日的支出(包括車費)也可列為利得税的扣除項, 家庭的預算亦相對寬裕。而作為專業人士的, 也不乏投行的職員及大企業的管理層, 除了薪高糧準外, 每年亦享有豐足的花紅。

2. 只生一名獨生子女
可能夫婦倆的工作都屬高競爭行業, 懷孕生子對母親來說, 即使只是放數星期的產假, 機會成本也十分高昂。而為了集中資源培育幼兒, 同時兼顧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 他們多選擇只生一名兒女, 以免分散財務、時間及精力。

3. 重視子女教育
可能一般人覺得有樓有車, 已算是中產階級的象徵。但真正具高經濟實力的家庭, 是可以afford子女到海外留學的。在英澳加等地讀一年中學, 連生活費動輒五、六十萬港元。持續讀至大學學位, 更是達過百萬元的昂貴消費。沒有額外的預算, 一般家庭可能需要加按甚至賣樓方能支撐兒女的留學夢。

4. 投資方法簡單直接
他們亦會買樓買股, 以作長線的投資。自住樓以外的物業, 他們較傾向丟空或當度假屋用途。畢竟夫婦倆的工作都十分忙碌, 如出租予陌生人, 周末便可能花額外的時間處理租客的需求、維修家具等。投資股票方面, 他們習慣購買藍籌股收息, 亦較喜歡一些業務簡單易明的企業。可能時間所限, 他們很少接觸財務衍生工具或背景繁複的基金。

當然, 上述分享只是個別的例子, 並不能反映所有香港家庭的狀況。而且以本人的觀察, 其實不論家庭收入多寡, 對小朋友的身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賦以太多資源, 只要父母們認真工作、行為平實, 這已是給孩子的最佳榜樣了。

P.S. 今天看到巴黎恐怖襲擊的報道, 煞是難過, 願天佑法國!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你會在理財blog中提及另一半嗎?

一個人的理財方法, 往往能反映其性格取向及價值觀念。既然財務是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的内容有提及婚姻、育兒及職業等範疇, 也是十分正常的。我近年閱讀的英美personal finance blogs, 也有不少版主以Mr. XX 或 Mrs. XX 稱呼自己。然而, 衡量過不同的例子, 個人還是覺得在博客内, 可盡量避免提及太多跟配偶有關的事情, 相信會較安全。理由如下:

1. 暴露個人私隱
可能是國外的風氣吧, 很多財務博客每個月都會update自己的收入及支出數據。但以家庭為計算單位的, 上載的資料便可能包括伴侶的月薪及税項。即使自己及對方不介意, 亦需考慮到配偶公司的老闆及同事。該企業的文化是否開明? 而工資的透露又會否影響伴侶及其同事的關係? 人皆有羨妒之心, 真的不可不防啊!

2. 財務自由的爭議
真正的財務自由, 應以個人為單位, 還是夫婦二人為單位呢? 某些夫妻結婚生子後, 其中一人會做stay-at-home parent。以我所見, 有一位著名美國blogger為家庭主夫, 他已付清所有房貸及車貸, 亦聲稱自己達到了財務自由。但問題是, 他的妻子仍在辦公室内全職工作。他的financial freedom, 某程度是建基於妻子持續地工作以支付生活開支。但在計算資產上, 他卻把妻子的身家加在自己的portfolio上。這樣的"個人財務自由", 恐怕有點含糊呢!

3. 性格、行為較易引起爭議
每個人都有性格盲點, 但有時講多就更容易錯多。一名已退休的工程師, 身家達幾百萬美元。他聲稱自己沒有閒錢可捐出來, 但另一些posts則記載了自己及妻兒數次的郵輪之旅。另一個較有趣的分享是, 有一名blogger公開感激自己的老婆, 因她包攬了全部的家務, 使他不用花錢請傭人, 令財務自由更快達到...well, 呢個我真係唔識comment啦!

4. 好景可能不常...
我們儘管努力為未來鋪路, 有時天仍有不測之風雲。我曾看過一名正職為律師的blogger, 上年仍有分享和妻子外遊的趣事。但今年的網誌, 卻出現了"ex-wife"及"girlfriend"等稱號。雖然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但畢竟是私人生活, 還是不需在博客内提及太多吧!

上述只是個人看法, 其實我很尊重不同bloggers的風格, 而且很多都寫得非常好。但可能見多了, 就會發覺為自己保留一些私隱也非壞事。 如果每篇網誌也提及自己的honey, 那不如乾脆寫愛情blog吧:)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做人應否賺到盡?

最近在FB看到一位名為"藍友班"的建築師, 分享自己出租單位的經歷。他以低於市值的租金, 把樓宇分別租予兩對夫婦, 數年内從未加價。除了為第一對夫婦免費更換空調外, 他更願意減數千元租予第二對夫妻, 讓他們多剩些錢養育新生的孩兒。

這個FB post一出, 便累積近4000個likes。不少網友都留言讚賞版主宅心仁厚, 沒有以業主的身份自居, 反而體恤租户的生活狀況。如果香港地多些人像他般"凡事留一線, 不賺到盡", 那麼社會上便不會有這麼多小店捱不住倒閉, 小市民也不用過得這麼苦了。

雖然我不認識"藍友班", 但也覺得他的做法很值得鼓勵。他在公開的平台記述自己的行為, 也有助其他人参考及效法。有時我們賺錢多了、存摺厚了, 往往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 才有今天的成果。但撫心自問, 自己是否真的付出了100%心力, 而運氣則連1%也佔不到呢?

天時、地理、人和都是成功的要素, 所以一個人能順利達成目標, 絕對不是必然的。除了懷感恩的心外, 我們有餘力時亦可多體恤不同社羣的需要, 而非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別人的挫敗。

個人而言, 雖然我能做的不多, 但工作上, 我從沒主動要求客户加價。即使學生們升了高年級, 我也不想把時薪調高十元廿元, 寧可接多些新jobs。畢竟, 香港地養一位小朋友真的很貴。即使我服務的家庭環境大多不俗, 我也覺得自己不應收到盡。家長們多些錢傍身, 對孩子成長絕對是好事呢!

另外我也曾跟親人商量過, 我們目前的流動現金, 可選擇供甩現時的物業, 或作首期購買新的單位出租。雖然仍未作决定, 但選後者的話, 大家都較心儀鄰近區域的單位, 因可出租予附近大學的内地生。向一些有小孩、有負擔的家庭連續收N年租金, 實非我們所願呢!

我的宗旨是做人可以frugal, 但絕不可以cheap。錙銖必較的事我也會做, 但只限於比較不同公司的收費、銀行的rates等。面對一些大型/壟斷企業, 其實真的不用太客氣, 但對其他小店及小市民, 我想保留多一點人情味呢。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八個踏上財務自由的好習慣

很多對財務自由感興趣的人, 日常生活都是有規律及嚴謹的。一些既有益又不耗費的小習慣, 往往能輔助我們更快達成人生目標。個人而言, 我近年亦積極建立以下的習慣:

1) 多閱讀書籍
不一定只看金融財經的書, 多去圖書館借閱不同類型的圖書, 便可將各個範疇的知識聯繫起來, 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帶來新的啟發。Charlie Munger也有這樣做呢!

2) 看財經新聞
除了本港的財經節目, 你又有留意外地的新聞嗎? 我家中的NOW台訂閱了Bloomberg及Msnbc兩個頻道。 即使下班後再累, 我都會迫自己最少聽15-30分鐘的分析節目, 建立一點環球視野。

3) 寫個人網誌
除了吸收外來的資訊, 自我成長也是很重要的。定期撰寫網誌, 可有效過濾已學的知識, 轉化為對自己有益的精華。外國也有不少研究指出: keeping a journal makes you more successful!

4) 欣賞及支持身邊的人
對的, 你真的很想快些財務自由, 但除了自己的目標外, 你有關心身邊人的需要嗎? 協助年輕的後輩撰寫推薦信、為身邊的老人家拿重物、多在其他bloggers的網誌内留言鼓勵...幫助別人有助建立自己的同理心及世界觀。

5) 定期做運動
不一定要選些難度高的體育運動, 只要恆常操練便可。不少personal finance的bloggers都熱愛長跑, 認為跑步時建立的韌力與决心, 亦適用於應付財務因難上。

6) 健康地飲食
没有健康的身體, 那麼用財務自由來做什麼呢? A person is what he eats,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飲食也控制不到, 你還敢交托他更大的任務嗎?

7) 多做冥想練習
靜思冥想對調整身心有莫大的益處。雖然我仍未習慣在完全寂靜的環境内打坐, 但我會播放一至二小時的古典音樂, 慢慢地坐着, 嘗試以局外者的角度來剖析現時的問題。

8) 樂於行善
我們很多時都想為自己多省一分一毫, 但善意的金錢分享, 能有助財富在社會上有效地流動。我的收入雖然不高, 但也養成了每月定期捐款的習慣。過於吝嗇的人, 將來也難以得到額外的福澤。

上述提及的習慣看似簡單, 但要長期持之以恆地實行, 仍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呢! 請問各位blogger有什麼特別的個人習慣?不妨在此分享一下:)